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被招婿了百度 > 第24頁(第1页)

第24頁(第1页)

想起快到年節,她給竇嬰預留了兩份。

寫信時又想到自己的毛筆書法能進步神,崔筠功不可沒,她得備一份謝禮,於是也給崔筠留出兩份來。

還有昭平鄉的里正齊適,先前受她所託出面替崔筠解了圍,這份人情她也是得還的。

這麼一來,她這次的獵物就所剩無幾了。

——

冬至的前幾日,張棹歌掛在營帳外的臘貨終於風乾好了。

適逢她休沐,外頭又在下雪,便懶得讓手下去受這個罪,自己揣著已經練完的字帖,拎著一隻臘兔和一隻臘雞就去了昭平別業。

她已經是昭平別業的熟人,一干僕役部曲都認得她,見她冒雪上門,就先做主將她迎進來躲避風雪。

沒在屋檐下等太久,青溪就將她迎接到燒著暖爐的前堂:「小娘子稍後便過來,請張副將先稍等片刻。」

將幞頭的雪掃落,又將斗篷解下遞給青溪,張棹歌安然地坐在月牙凳上等著。

門外,僕役們身影忙碌。張棹歌觀察了會兒,發現似乎是什麼人要出遠門,他們都在為此做準備。

什麼人出遠門會擺這麼大陣仗?那只有他們的主子崔筠了。

「崔七娘要出遠門?」張棹歌腦中剛閃過這個念頭,崔筠的身影便從穿堂門後走出。

「張副將在看些什麼?」崔筠問。

如今二人已經頗為熟稔,崔筠便不似見面之初那般客套疏離,言辭也直接了些。

張棹歌回過頭,臉上揚起了一個笑容,說:「看雪。」

她輕飄飄地掀過這個話題,問:「崔七娘這是準備去哪裡?」

崔筠落座,並未疑惑張棹歌是怎麼知曉的,從容答道:「冬至要回鄉祭祖,這兩日都在收拾行囊。」

「南陽縣嗎?」

「南陽縣是大伯父任職之地,我們這一支的家廟在鄧州。」

崔筠的曾祖父崔溫之生前是鄧州刺史,為正四品上的高官,按《開元禮》的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可以立家廟。

崔溫之在鄧州為官後,便舉家搬遷來鄧州,並在此建了家廟。

哪怕後來崔溫之的子孫都分散到鄧州、汝州、襄州各地為官生活,可崔家的家廟卻始終在鄧州,每年的祭祖,崔家每一房都得出人來祭祀。

崔家如今的族長正是崔元峰。他作為大房一脈的長子,占嫡又占長。繼承了祖宅後,即便族中還有一個年逾七十的二叔,打理家廟、族田,主持祭祖儀式的事還是落到了他的頭上。

因此崔筠這幾年住在祖宅跟寄人籬下沒什麼不同。

張棹歌心想,這大宅門的儀式和規矩就是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