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主弱攻农家子 > 第55章 八十大寿之二(第1页)

第55章 八十大寿之二(第1页)

子璐的夫君终于明白为何边上黄的菜叶子,子璐也要留下吃了。因为这方土地甚是缺水,京城常见的青菜在这里是稀罕的。这里常见的就是红薯、玉米(玉蜀黍)、小麦、棉花、烟草,这些耐寒的作物才能在这方土地生长。

而村里汉子们要到远离窑洞居所的地里侍弄庄稼,所以早晚间熬的米汤是有很多水,很少的米,是为了缓解一天的饥渴,烙饼和馍馍是最耐饥的。冬天的早上,家境好的人家,会熬羊肉汤或牛肉汤,里面泡上擀的极薄的饼切成的饼丝。这样的羊肉泡馍,最耐冬日的寒冷,也能管饱。

席面上的红薯粉做成的粉条做成的扁垛丸子,红薯面蒸成的红薯丸子,都是因为这里出产红薯多,才会在席上占主要地位。

那玉米羹,其实就是选好的玉米,在石磨上拉成中等粗的颗粒,熬汤,撒上鸡蛋花,加一些白糖,看上去黄澄澄的,喝起来甜丝丝的。

这里家家户户几乎都自己养猪养牛养羊。逢年过节或者有红白喜事的时候,才会宰杀一头猪,用来置办水席上的荤菜。子璐的小舅就会杀猪,只是现在年岁大了,才不再干这营生了。

子璐最喜欢吃的其实是连汤肉片,就是把猪肉、木耳、黄花菜分别洗净,切片备用。青红椒切小块,葱姜蒜切末备用,放入适量的胡椒粉、盐、酒、水淀粉搅拌均匀调成一碗料汁,锅中放油,油热后加入葱姜蒜爆香,倒入肉片快翻炒至变色,再放入木耳和黄花菜继续翻炒。翻炒一段时间后倒入调好的料汁,大火收汁,起锅前加入切好的青红椒块翻炒均匀即可。

子璐的姨夫给做过一次,子璐吃过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感觉那才是最美的味道,舌头都快要吞掉了。

这次在席上看到连汤肉片,赶忙站起来盛汤,当然也不忘给旁边的客人添汤。人多,很快一大盆汤就见底了。

很多不认识不熟悉的人都上前来跟子璐说话,子璐赶忙问旁边的弟弟妹妹,这是哪位亲戚,该叫什么称呼。生怕叫错了,尴尬。毕竟子璐从小就到了京城,并不经常回乡,很多人不认识也是正常的。

两个时辰后,祝寿结束,宴席也结束了,大家开始收拾东西,基本上桌面上的盘子碗都空了。个别没空的盘子碗也被倒空,带回家给孩子们吃了。收拾好盘子碗,再把借来的桌椅归还给乡邻们。寿棚也有人拆。

除了满地的鞭炮的碎红纸屑,很快就看不出这里曾经举办了盛大的祝寿仪式。

大姨和姨夫以前住的房子都坍塌了一部分,所以也没法再居住,他们就住在了子璐的小舅家。还带着子璐去给一些关系亲近的乡邻那里去道谢,带的礼物送去。无非就是一些京城的糖果,抓几把放到屋里桌上。

画师给做的画像,卷了带回去,邻里赠送的礼物带回去一些。一些乡邻赠送的食物,就留给小舅他们吃了。那一床大红的锦被,带回去了。

星儿喜欢到田地里跑,看着绿油油的小麦苗,看看黄土坡,还有高大的白杨树。子璐看着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里,穿着粉红色襦裙外罩红色毛领棉袄,头顶两个团子髻,一团粉嫩的星儿,就像是田野里盛开的花朵一般耀眼。

子璐慨叹,像星儿这么大的时候,她已经知道生活的艰辛,粮食难得,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幸运的是现在有银子了,星儿不必像她那样吃不饱穿不暖了。不只是能穿好看的衣衫裙子,还能到学堂读书识字。

子璐带星儿去看她小时候的私塾,那破败的院子也坍塌了一大半,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而子璐小时候和爹爹娘亲弟弟妹妹住的院子也都搬空了,长了很多白杨树。如果不是刻在心中,几乎看不出以前的样子。子璐只能凭着记忆和现在去对照,还能看出一些以前的模样来。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岁月如梭,记忆中最温暖的家已然变了模样,只有留在心中的那样子还刻在心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