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轨迹定理 > 第44章 演员普通人(第1页)

第44章 演员普通人(第1页)

徐飞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邓箐纠结多久。

邓箐知道,关于拍摄资金的事,现在肯定不是什么问题了。否则以徐飞的性子还做不到像这样丝毫不担心。而他作为一个演员,在这样的名利场里,能碰到徐飞这样“不畏强权”,真正想要拍好戏,以戏为先的导演,也是一种幸运。他也不便多插什么嘴。

对于换人的事,他也选择相信徐飞的判断和眼光。

诸葛玘诺到酒店后,连夜把拿到手的剧本对应的小说来看。更多地了解人物,对拍戏总是有好处的。她演的这个角色是开头的戏份重,根据后面两天的拍摄进度及拿到的剧本判断,她可以肯定,徐飞说的“几天的戏”,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时间估计。

尽管她的部分总体来说还算顺利,但最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她的戏份断断续续一个多月了也才才拍了一半。

这期间,诸葛玘诺学到了多,状态也越来越好,和徐飞跟邓箐似乎关系都不错。

诸葛玘诺一开始就把她的基本情况告知的好处在于,她不怕邓箐和徐飞的背景调查。而邓箐和徐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都是过来人的原因,对她没有那种老师学生或者高级低级的等级区分,相处过程中也没有因为她“离婚妇女”的身份有丝毫贬低。

这种平等相待让诸葛玘诺觉得这两个人就像是神派下来的使者,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开启一扇门。

尤其是徐飞,对她的欣赏,溢于言表。其它的工作人员都觉得,比起之前那个硬塞进来的,诸葛玘诺的出现降低了徐飞的拍摄难度,提升了拍摄进度,以至于他对整个剧组人员的气色都好起来了。但很多人甚至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就给她起了个外号——一条妹。

邓箐在知道诸葛玘诺还比自己小两岁以后,也跟着叫,连带着徐飞也这么叫。一来二去的,在大家眼里,好像这三个是多么熟悉的人一样。

和公众人物交上朋友,生活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是肯定的。哪怕再怎么低调处理,也无法避免。

换角风波,上了几次新闻。对大众来说,比起猜测后面谁来演,人们更好奇之前的人为什么被换了。诸葛玘诺又是名不见经传的,也没有什么关于她的物料更新,很多人不知道她已经演这个角色了,所以一开始在新闻上,她也不是讨论的焦点。

但是总是会有这么些好奇的或是邓箐的真爱粉或是私生粉,习惯把他翻个底朝天的同时连累到诸葛玘诺。剧组露出去的一些照片,在后面让事情不断酵。

就是她进组一个多月的现在,新闻里就出现了类似“某某不知名女星搭档邓箐”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好在她知道有关她的这些信息都来自于她无聊的贫瘠的可怜的微博土壤。所以她感受到和她相关的讨论多起来起候,警觉地隐私了微博,微信,qq等一切可被查询的信息。

只不过她没想到的是,在这以后更具体的出来了。比如“邓箐新戏搭档已婚女星”,可怜广大网友把那些知名的,不那么知名的女星都遛了一遍。

后来又生了改变,她就变成了比如“神秘已婚妇女搭档邓箐”,“神秘已婚妇女和邓箐的关系”等等新闻中的神秘已婚妇女,时不时出现在各种小道新闻中。

只不过拍的古装戏,自己卸了妆穿个便服就能混迹于人群中。这个剧组总体来说保密性也不错,而且她留在剧组的信息也是少得可怜,再加上,事实上她跟邓箐一起出现的时间也实在算不上多。所以只要关键的知情人不说,其它人就很难考证她的身份。

片方也乐得保持神秘,抓住了这波流量。因为一个小角色,一直被人们猜测念叨着,让这部剧未播先小火了一把,也算一种意外之喜。

网络信息很达,虽然多多少少有些传闻,但是在诸葛玘诺,剧组,演员,导演等不回应的态度中,这种猜测也最终慢慢冷下来。因为比起去猜测、起底十八线都不知道有没有的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这部剧的男女主,或者其它的大明星的八卦才更有谈资。

演员的生涯也总是要有演员的朋友。因为诸葛玘诺的戏份,讲起来大多数其实是在邓箐的回忆里的。主要是两个人在一个空间里的戏份比较多,目前拍的戏份也都是这样的,所以,说是拍了一个多月,其实她近距离接触的演员也只有邓箐而已。

所以邓箐就是她在娱乐圈的演员朋友。如果他也这么觉得的话。

由于邓箐的行程很满,所以分到诸葛玘诺一起拍戏的时间很少。除了开始几天密集的拍摄,后面的她的戏份都是断断续续。不过她也不在意,每一次拍摄她都当给自己放假。毕竟,拍戏,虽然不像电视剧一样唯美,但是确实也是一种人生体验。特别是遇到邓箐这样一个人,是明星,但更是个好演员。哪怕是要面对拍戏时周围围着的百来号人,因为他的专注和专业,也让诸葛玘诺很有代入感,让人仿佛亲身经历了一番别人的人生。

况且,这些日子,诸葛玘诺的本职事业也没有停滞不前。在黄苍染回来的那段时间,也帮她理清了很多的思路,做过很多方案和规划。

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黄苍染的建议把想要开的饭店和酒吧都做好了选址,敲定了设计,进入了施工阶段。

在她本身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这些有关她的野心规划,终于也可以进一步实施了。

他们的第一步规划——在y市所有主要的小学门口开设对应校区,已经在稳步实施,并基本实现了预计的成果。加上新增的,一共1o个培训点,都展的很好。不知是不是因为有些拍戏传闻的缘故,最近招收的学生的人数增长。最早的那三家,似乎要过它的承载量了。

他们的第二部规划——开中学部包括初中和高中的创新的独立的减压式地辅导体系,也有更专业的人员在对接开与投资等各项事宜。基于前几年对校区里老师们的积累和培养,那时候就跟着她的许多老师和管理者,现在都能独当一面。所以,这一项,她也不用过多操心。

在y市,诸葛玘诺已经从中游开始向上游迈进了。

他们的第三步规划——艺术培训新形式的开展。如果说前面两个是生活,那这个事情的开,就是她的理想。而前两项计划再怎么复杂,其实也有多年的准备,所以,她真的要花心思的,最费精力的其实就是这一项。

为了自己开独特的艺术教育形式的任性决定,哪怕是拍戏,也没有停止她在这件事上的追求与执着。在拍戏之余,她会挑选项目。在不用到片场的日子,积极进行项目的实地考察。在考察好比较心仪的项目后,再去考虑挑合作伙伴,资金筹措及课程研等后续的事宜。

虽然她人没在做她的本职工作,事实上她一点也没闲着。

演员,普通人。在婚姻中积累的强大适应力,让诸葛玘诺能在两种身份中切换自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