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从原始部落到全美洲帝国免费 > 群雄篇袁术(第1页)

群雄篇袁术(第1页)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袁逢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

袁术年少时以侠气闻名,后升迁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o年)与袁绍、曹操等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登基称帝,建号仲氏,但未被普遍承认。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袁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由于袁术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袁术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他被举荐为孝廉,任职郎中,先后多次担任朝廷内外官职,后为折冲校尉、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袁术与袁绍得到了何进的拉拢。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杀害何进,袁术与吴匡合力进攻皇宫,宦官们手持武器负隅顽抗,袁术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一作“南宫青琐门”),胁迫十常侍放弃皇宫出逃。

董卓入洛阳后,欲废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为拉拢袁术,乃表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不肯依附,惧祸逃往南阳。长沙太守孙坚杀死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袁术。南阳户口尚数百万,袁术在南阳时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奢姿无厌,百姓患之。

初平元年(19o年)正月,袁术与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一同举兵于关东,众人推袁绍为盟主。袁绍屯河内,袁术屯南阳,孔伷屯颍川,韩馥在邺城,张邈等人屯酸枣。二月,董卓下令迁都长安,焚烧宫室,董卓自己仍留屯洛阳中。三月,董卓杀死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并将身在京城的袁氏宗族尽皆处死。

董卓又派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瑰劝解关东诸军,结果袁绍指使王匡杀死胡母班、吴修、王瑰,袁术也将阴修捉住处死,只有韩融因名声德行而幸免。

袁术和孙坚联手,上表行孙坚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领军出征,袁术在后方提供粮草补给。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率军击败董卓军的胡轸、吕布,斩杀了华雄,取得大捷。此时有人便向袁术进言:“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

袁术担心孙坚会尾大不掉,便不运军粮给孙坚。孙坚便连夜赶回,对袁术说:“我之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为报将军家门私仇。我与董卓,并无骨肉之仇,而将军却听信谗言,猜疑于我。现在大功即将告成而军粮不继,这便和吴起叹泣于西河、乐毅遗恨垂成的形势一样。希望将军细细思考。”

袁术惭愧,立即给孙坚调军粮。孙坚回到前线后乃率军攻入洛阳,董卓逃到长安,孙坚又分兵出函谷关。

当初,张让等人劫天子出逃,传国玉玺落入井中。孙坚攻入洛阳时,从井中找到了玉玺。袁术得知此事,便拘禁孙坚夫人,逼迫孙坚交出玉玺。

当时,议者认为汉灵帝失道,使天下叛乱,汉献帝幼弱,是被贼臣拥立,又不识母氏所出,汉宗室幽州牧刘虞宿有德望,袁绍等人就想立他为帝。袁绍派人通知袁术,希望得到袁术支持。但是袁术观汉室衰微,早已心怀异志,不愿意拥立成年的汉朝皇帝,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的提议。袁绍又给袁术写信说:“之前我与韩馥一同议论永世之道,打算让海内重现再兴之主。如今西边名义上有幼君,血统却不正,公卿以下都在依附董卓,岂能信任!现在应当派兵屯驻关要,出兵向西,再东立圣君,天下太平指日可待,有何可疑!况且我们的家室被害,不念伍子胥之事,还能北面称臣吗?违背上天不祥,希望你再仔细思考。”

袁术回复:“圣上聪叡,有周成王的资质。贼臣董卓趁危乱之际,威服百官,这是大汉出现小难的时候,国家尚未被祸乱所倾覆,我便打算再次复兴它。您却说如今的圣上血统不正,岂不是诬言!先人以来,世代相承,以忠义为先。太傅仁慈恻隐,虽然知道贼臣董卓必成祸害,却以信徇义,不忍离去,最终门户灭绝,死亡流漫。我们得到远近势力前来相助,不趁此时上讨国贼,下刷家耻,却想着另立新君,真是没听说过的事。您又说我们家室被害,岂能北面称臣,那是董卓做的事,岂能怪罪于国家?君命,便是天意,天意不可怨恨,何况这根本不是君命呢!我一片赤心,志在消灭董卓,不愿想着其他的事。”兄弟两人因此积怨翻脸。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朝廷担任侍中,汉献帝希望东归旧京,便令刘和出武关向刘虞求救。刘和经过南阳时,向袁术说明天子之意。袁术为了让刘虞帮助自己,就把刘和扣留在南阳,让他作书要刘虞派兵帮助自己西征。刘虞不听公孙瓒劝阻,派数千骑兵前去南阳。公孙瓒担心袁术怨恨自己,就派从弟公孙越率一千骑兵拜见袁术,请求联合,并劝袁术捉住刘和,夺取刘虞的兵马。不久后,刘和逃到北方,又被袁绍扣留。

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豫州,袁绍派兵争夺豫州,爆阳城之战。(关于此战,《三国志》记载袁绍派周昂攻打阳城,《后汉书》记载袁绍派周昕攻阳城,《吴录》记载袁绍以周喁为豫州刺史,与孙坚争豫州。《资治通鉴》则记载袁绍以周昂为豫州刺史。不知是史料记载冲突还是三人皆有参战。)最终袁术、孙坚击破袁绍派来的军队,但公孙越却在此战中箭身亡。

此后袁术转而与公孙瓒以及陶谦结盟,与袁绍相互争霸。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大怒说:“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袁绍于是联合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

初平三年(192年),袁术召回孙坚,命他攻打刘表,孙坚在围攻襄阳时战死(张璠《汉纪》及《吴历》载孙坚死于初平二年,《英雄记》则载孙坚战死在初平四年),其侄孙贲带着将士依附袁术。

这一年,吕布与司徒王允等人共同诛杀董卓,之后又被董卓旧将李傕击败,率数百骑逃出武关,来到南阳投奔袁术。吕布自以杀董卓对袁氏有恩,而袁术厌恶吕布反复无常,因此拒绝不受。(一说袁术厚待吕布,吕布却放纵士兵在南阳钞掠。袁术以之为患,吕布心不自安,便离开了南阳。)

初平四年(193年),袁术粮道被刘表截断,于是联同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挥军北上,攻击兖州。袁术屯军于封丘,之后又有黑山贼的余部以及匈奴于扶罗等助战。袁术令将领刘详屯匡亭,曹操攻击刘详,袁术引兵与曹操交战,大败。袁术退保封丘,曹操进击,袁术在城池被围之前逃到襄邑,曹操追到太寿,决渠水灌城。袁术走奔宁陵,曹操穷追不舍,最终袁术逃奔九江寿春。

当时镇守寿春的是袁术所设扬州牧陈瑀,陈瑀不让袁术入城,袁术退守阴陵,好言劝说陈瑀,陈瑀胆怯,不敢攻击袁术。袁术便于淮北集合军队攻向寿春,陈瑀大惊,令其弟陈公琰向袁术请和,袁术不从,捉住陈公琰继续进兵,陈瑀逃回下邳。(另一说,当时扬州刺史是陈温,袁术杀死陈温,领扬州事。)

袁术占据扬州,又兼称徐州伯,以张勋、桥蕤为大将。李傕打算结交袁术,于是拜袁术为左将军,假节,进封阳翟侯,并派遣太傅马日磾到各地给受封的将军侯爵举行拜授仪式。马日磾到寿春后,袁术向他借符节一看,却趁机夺下不还,又令马日磾辟命自己军中的将士。马日磾对袁术说:“您先世诸公征辟掾属时怎么做?您要逼我征辟,难道认为公府掾属可以靠劫迫得到吗?”马日磾又向袁术请求离去,袁术却把他关押起来。马日磾失节受辱,后来忧愤而死。

袁术徙寿春后,派孙贲攻打袁绍所设的九江太守周昂,孙贲在阴陵击破周昂,之后袁术表孙贲领豫州刺史。

袁术向庐江太守6康求三万斛米(一说求6康委输兵甲),6康以袁术为叛逆,闭门不通,又修战备打算抵御袁术。袁术大怒,命孙坚之子孙策率军攻打庐江,许诺城破后以其为太守。孙策围城两年,最终攻破庐江,6康病死,袁术用故吏刘勋为太守。

东莱人刘繇避难在淮浦,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袁术手下的吴景、孙贲迎接他到曲阿。当时袁术屡屡攻击扬州诸郡县,刘繇深感不满,于是令樊能、张英屯江边阻挡袁术,又驱逐吴景、孙贲。袁术令故吏惠衢为扬州刺史,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同攻打刘繇,交战一年多,惠衢等人不能攻克,而汉朝加刘繇为扬州牧。

孙策面见袁术,请求自己率兵帮助吴景攻打刘繇。袁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又表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孙策征战数年,最终取得江东。

刘繇败走后,吴景、孙贲、周瑜等人回到寿春。袁术命从弟袁胤代替周尚担任丹阳太守。

兴平二年(195年)冬天,董卓余部李傕和郭汜在弘农郡的曹阳涧一带追击汉献帝及公卿百官,保护汉献帝和文武百官的杨奉被凉州军打败,献帝逃到黄河北边。袁术以为时机已到,召集部属们开会说:“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们都愿归附于我。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有主簿阎象言道:“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

袁术听了阎象这番话不吭声,心里却是非常恼怒。又令人召张范前来,张范以疾病推辞,令弟弟张承前去。袁术对张承说:“过去周王室衰颓,就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秦朝政治失败,汉朝就接替利用其势而兴起。现在我凭借土地广阔、士民众多的优势,打算求取齐桓公那样的福分,追随汉高祖的足迹,怎么样?”张承回答:“这事在于德行而不在强力。如果谁能推行德政,以此来统一天下人的愿望,即使只凭着匹夫的资历,而去成就称霸称王的功业,也是不难的。假如有越本分的追求,冒犯天时而轻举妄动,那众人就会抛弃他,谁还能使他兴旺呢?”袁术很不高兴。

这一年,曹操平定兖州,趁势东侵陈地。次年正月,曹操军临武平,袁术所置的陈相袁嗣投降。

《魏略》称:兴平末,曹操一次外出时遇袁术部曲追杀,走入秦家中。曹真父亲秦邵(字伯南)为救曹操,冒名顶替,袁术部曲误以为他就是曹操,遂杀之而去,使曹操躲过一劫。(此与《三国志》记载的曹邵死因不同)

曹操又派曹洪率兵西迎献帝,袁术部将苌奴与卫将军董承据险阻拦,曹洪不得前进。

汝南、颍川的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聚众数万,最初响应袁术、依附孙坚。二月,何仪等人都被曹操击破。

建安之初,袁术部将戚寄、秦翊也被避乱扬州的刘馥说服,率众投降了曹操。

袁术自入扬州,与徐州牧陶谦逐渐不和。先是袁术自称徐州伯,之后陶谦又将从寿春前往江都的吕范当成觇候收捕拷问。陶谦死后,刘备提议将徐州让给袁术,徐州人不从,请刘备领徐州。陈登等人又遣使告知袁绍,袁绍也同意刘备领徐州。自此,徐州与袁术断绝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