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从原始部落到全美洲帝国免费 > 群雄篇公孙瓒(第1页)

群雄篇公孙瓒(第1页)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一作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郡太守赏识。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公孙瓒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锐气顿减,采取自保战略,渐失部下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被困高楼,引火自焚。

公孙瓒是贵族子弟,但因母亲出身低微,只能任书佐。公孙瓒长相英俊,声音洪亮,能言善辩,做事情讲究策略,机灵聪慧,每次向太守汇报工作时,都不一点点说,而是经常把多件事一起汇报,从没有忘误之事。太守侯氏非常赏识公孙瓒,并将女儿嫁给了他。公孙瓒得到岳父帮助,与刘备和刘德然共同师事于涿郡人卢植,在缑氏山中学习经典。他亦曾拜于刘宽门下作门生,与王邑、傅燮、魏杰(《后汉书》、《续汉书》等有载)等人为同门。

公孙瓒后来回到郡中做事,被举为上计吏。太守刘其(一作刘基)因事被押到洛阳,交付给廷尉治罪。按照法律,官员犯法,属下官吏不得亲近。公孙瓒于是改换衣服,假称自己是伺候的吏卒,随身护送,跟随槛车走到洛阳。最终刘其被配到交州日南,公孙瓒又准备猪肉、醇酒,在北芒上祭奠先人,先把酒洒向地面,祝祷:“过去为人子,今日为人臣。我将要前往日南郡,日南郡多瘴疠,恐怕不能活着回来,谨向祖宗坟茔告别。”慷慨悲泣一番,再拜离去,旁观者莫不叹息。配途中,刘其得到朝廷赦免,于是返还。

公孙瓒归来后被举孝廉,任为辽东属国长史。有一次公孙瓒跟随数十名骑兵外出巡逻关塞,看到数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就退到空亭对随行队伍说:“如今不主动进攻,我们都要死于此地。”于是手执长矛策马带队冲入鲜卑队伍,杀伤数十人,虽幸免于死,自己也损失过半。鲜卑人以此为戒,再不敢轻易越进关塞。公孙瓒升迁为涿县县令。

中平年间,边章、韩遂叛乱,车骑将军张温为讨伐边章等,请朝廷从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征三千乌桓精锐骑兵。渔阳人张纯请求统率这支兵马,朝廷不从,将三千骑兵交由公孙瓒指挥,并给予公孙瓒都督行事的符节,张纯深感不满。因朝廷克扣军粮、拖欠军饷,公孙瓒到蓟中时,三千骑兵全部叛归本国。

中平四年(187年),张纯对同郡的张举说:“如今乌桓叛还,皆愿起兵作乱。凉州贼起兵,朝廷也不能平定;洛阳中又有人生出长着两个头的孩子,这是汉朝气数衰尽,天下将出现两位君主的迹象啊。你如果与我共率乌桓之众起兵,或许能成就一番大业!”

于是,张纯、张举与丘力居等人联盟,成为诸郡乌桓的元帅;攻打蓟县,燔烧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部众到达了十多万,屯肥如。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并移书州郡,声称自己将取代汉朝,让天子退位,公卿来迎。公孙瓒率麾下军队讨伐张纯,立下战功,升迁为骑都尉。张纯又与丘力居等侵犯渔阳、河间、渤海,深入平原,多所杀掠。

中平五年(188年)九月,朝廷遣中郎将孟益率公孙瓒讨伐张纯等;同年冬,公孙瓒与张纯等战于辽东属国石门,张纯等大败,敌军抛弃妻小逃走,公孙瓒军夺回了之前被俘虏的男女。公孙瓒继续追击,由于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公孙瓒军粮食殆尽,于是杀战马吃,战马吃完后,又将弩、盾煮熟充饥。公孙瓒军力战不敌,于是与士卒们诀别,各自分散回家,当时天降雨雪,不少人在饥寒中死亡;丘力居军也饱受饥困,远走柳城。属国乌桓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公孙瓒升迁降虏校尉、中郎将,封都亭侯,又兼领属国长史,进屯属国,统领兵马,守护边境。此后的五六年间,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不断。公孙瓒每次一听到敌人来袭,公孙瓒马上声疾色厉,作战时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从此乌桓都害怕公孙瓒的勇猛,不敢再来进犯。公孙瓒常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都骑白马,相互间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当时,丘力居寇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公孙瓒无法抵御。朝中认为宗正刘虞曾任幽州刺史,对当地士民有恩信,又为游牧民族所附,如果让他去镇抚,幽州可以不劳而定;于是,朝廷派刘虞担任幽州牧。刘虞到任后,罢省屯兵,广施恩信,派遣使臣到游牧民族中晓以利害,告诉乌桓峭王等朝廷圣德仁厚,允许叛军投降,给予出路。刘虞又悬购张举、张纯的人头。丘力居等听说刘虞到了,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归附之事。张纯舍弃妻小,与张举逃出塞外,其他余众或降或散。公孙瓒担心刘虞立功,暗中派人在途中暗杀这些使者。游牧民族明白此事后,便绕道到刘虞处。刘虞上报朝廷撤掉驻防军队,只留下公孙瓒统万余步兵、骑兵屯驻右北平。

中平六年(189年)三月,逃入鲜卑的张纯被门客王政杀死,王政把张纯的级送给刘虞,因功被封为列侯。刘虞也因安抚游牧民族有功而被授予太尉之职,封为容丘侯。董卓入洛阳,又遣使拜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

最初,公孙瓒和刘虞一起讨伐乌丸的时候,公孙瓒受刘虞节度。但因为公孙瓒自持兵力强大,便放纵自己的部队,多次掠夺百姓,而刘虞则对百姓十分仁爱。因此两人关系逐渐恶化。

初平二年(191年),刘虞遣田畴等人去长安拜见汉献帝刘协,刘协想东归旧京,趁机派刘虞之子刘和逃出长安,偷偷出武关去找刘虞,让刘虞率兵前来相迎。刘和途经袁术的驻地南阳,将此事告知了袁术。袁术扣留了刘和,让刘和给刘虞写信,答应等刘虞率兵前来为袁术后援,一起赴长安。公孙瓒知道袁术会叛变而制止刘虞,刘虞不听,派数千骑兵去南阳,结果袁术并未派他们出征。公孙瓒担心自己与袁术结怨,就派从弟公孙越率千余骑兵到袁术处相结好,而暗地又让袁术扣留刘和并夺占刘和兵马。因此,公孙瓒与刘虞的矛盾越来越深。后来刘和逃出南阳北上,又被袁绍扣留。

袁绍为夺取冀州,密请公孙瓒攻击冀州牧韩馥。公孙瓒于是攻打安平,击破韩馥,之后引兵入冀州,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袭击韩馥,韩馥心不自安。袁绍趁机派荀谌等人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自己。

初平二年(191年),青州黄巾军攻打渤海(今河北南皮东北),聚众三十万,欲与黑山军会合,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在东光南大破青州黄巾,斩三万余。青州黄巾军弃辎重,奔走渡河。公孙瓒等他们过到一半时出击,再次大败黄巾军,死者数万,俘虏七万余人,车甲财物无数,于是公孙瓒威名大震。战后,公孙瓒被拜为奋武将军,封蓟侯。(一说董卓入洛阳时就封公孙瓒为奋武将军、蓟侯。)

当时,孙坚奉袁术之命屯阳城,袁绍派周昂攻打阳城,袁术遣公孙越助孙坚攻周昂,结果公孙越被流矢射中而死。公孙瓒得知后怒道:“我弟之死,祸起于袁绍。”于是出兵驻扎在磐河(今河北境内)准备报复袁绍。

公孙瓒细数袁绍十条罪状,上表朝廷:“臣闻自伏羲以来,君臣之道显明,张扬礼仪来引导人们,设置刑罚以禁止强暴。如今行车骑将军袁绍,凭借先人得享高官厚禄。

而他本性淫乱,行为浮薄。之前袁绍任司隶校尉,正值国家多难,太后摄政,何氏掌权。袁绍不能选拔贤才,而专做奸邪谄媚之事,招引不轨之徒,贻误国家,致使丁原火烧孟津,董卓作乱。这是他的第一条罪状。

董卓入京后劫持君主,袁绍不能出谋献策,来帮助主上,却丢弃符节,奔窜逃亡。辱没了他的职务,背叛了他的君主,这是他的第二条罪状。

袁绍为渤海太守时,悄悄准备兵马,即将攻打董卓,却不把此事告诉自己的父兄,致使太傅(袁隗)一门、太仆(袁基)母子一刻之间遇害,不仁不孝,这是他的第三条罪状。

袁绍起兵以后,历时二年,不体恤国难,四处搜刮财物。大力储存粮食,专做不急之事,割剥富室,收考责钱,百姓无不为之悲叹,这是他的第四条罪状。

逼迫韩馥,非法夺取冀州,更假造天子诏命,私刻金印玉玺,每次下文书,总用黑绸袋子密封,上面写‘诏书一封,邟乡侯印’。过去王莽篡夺行为,也是逐渐展而达到目的。观察袁绍的打算,一定将引出大乱,这是他的第五条罪状。

袁绍让崔巨业夜观星象,察看吉凶,赠送他钱财,和他一起吃喝,选定日期,攻略郡县,这岂是一个大臣应当做的?这是他的第六条罪状。

袁绍与已故的虎牙都尉刘勋共同起兵,刘勋使张杨降服,屡次立功,而袁绍因为一点儿小仇就冤枉迫害刘勋。任用奸佞小人,帮助他为非作歹,而杀害有功之人,这是他的第七条罪状。

已故的上谷太守高焉、甘陵相姚贡,袁绍曾贪婪地向他们要钱,钱没有备齐,二人一齐毙命,这是他的第八条罪状。

依照《春秋》之义,子随母贵。袁绍之母身为婢女,地位实在低贱,于义不可以成为他人的嗣子,他却身居高位,安享厚福,玷污王爵,辱没祖宗,这是他的第九条罪状。

长沙太守孙坚,之前领豫州刺史,能够驱逐董卓,打扫皇陵宗庙,忠心辅助王室,功劳很大。袁绍派遣小将非法占据他的位置,断绝他的粮食供应,使孙坚不能深入,董卓长期不能伏法,这是他的第十条罪状。

臣每见后将军袁术书,都认为袁绍与袁术不是同类人。袁绍的罪恶,虽南山之竹也不足以尽数记录。过去周朝衰落,王道沦丧,天子迁徙,诸侯背叛,所以齐桓公设立柯亭之盟,晋文公召集践土之会,讨伐荆楚使其向天子纳贡,攻击曹、卫以昭示他们无礼。臣虽微贱,名声不比先贤,但蒙受皇恩,肩负重任,身负军职,奉命讨伐罪人,斗胆与诸将和各州郡共讨袁绍等人。如果大功告成,罪人都被擒获,或许能够续接齐桓、晋文忠诚的业绩。”

公孙瓒举兵攻击冀州,屯兵广宗。袁绍非常惊恐,把渤海郡太守印交给了公孙瓒堂弟公孙范,派他到郡里,打算以此与公孙瓒结援。公孙范于是背叛袁绍,以渤海兵力协助公孙瓒;公孙瓒自破青、徐黄巾军后,兵势日益强盛,进驻界桥(故址在今河北威县境内)。任命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刺史,并设置郡守、县令,冀州长吏皆望风响应。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屯军广川县(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与公孙瓒战于界桥南二十里处。公孙瓒以两万步兵,排列成方阵,左、右两翼各自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命其将麴义领精兵八百在前,布强弩千张于两翼。公孙瓒轻视袁绍兵少,纵骑兵出战。麴义命士兵伏于楯下不动,等公孙瓒军到十步前,一时同,公孙瓒大败。袁绍军阵斩严纲。麴义追公孙瓒到界桥,公孙瓒率兵还击,再次被打败。(《后汉书·袁绍传》记载此战在初平二年;《后汉书·献帝纪》则记载在初平三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