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东洲12.6事件 > 第2章 夜郎国一(第1页)

第2章 夜郎国一(第1页)

另一边,卫信忠接到了女儿的线报,大喜过望,年过五旬的他一溜儿小跑进宫找郑安雅。

郑安雅正在与杜襄成、高无疾二人商量迎敌的事,听到夜郎王任命黄皓材为帅的消息也十分欣喜。因为这不是夜郎王心血来潮,而是卫廷帛夫妇隔空操纵的结果。卫信忠喜笑颜开:“小女在信中说了,当时好几个人为了争夺主帅的位置争相给黄太监送礼,但是黄太监家中宝物甚多,寻常宝贝入不了他的眼。小婿假装不经意地跟他的徒弟牛监丞提了一嘴曾有宦官领兵出征,归来封君的事。那牛监丞也是个人精,马上把这个事情上报给黄太监。黄太监果然上钩,立马让自己成了主帅。要知道黄皓材这个人虽说读过几本书,但无论是治军还是带兵都是一窍不通的,这下我们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杜襄成道:“他们这次出兵五万,比我预计的还多了一万,人数是我们的两倍,有点麻烦。”

高无疾道:“联军向来只是声势浩大,不经打的,只要我们好好谋划,给他们的主力来个迎头痛击,那些小国的军队马上就散了。”

杜襄成笑道:“看来你胸有成竹了?那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高无疾笑道:“合着你就等着我说这句话呢是吧?行行行,我来做先锋,您就瞧好吧。”

杜襄成道:“给你两分颜色就敢开染坊,我知道你经历过不少战斗,但你有指挥千人以上部队作战的经验吗?”

高无疾被戳到了痛处,顿时没话说了。他虽然年过四十,平日里也带兵,但真正意义上的参战还是十几年前对滑国的那次几十人的战斗,指挥大部队作战更是从未有过。当年他从渤海国千里迢迢来到高昌就是为了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偏偏遇上了高昌国韬光养晦的时期,自己虽然成了将军,却从未在战场上一展身手,这让他时常感到苦闷。

卫信忠安慰他道:“高将军莫要灰心,机会这不就来了吗?先好好打赢这一仗,如果此番我们胜了夜郎国,以后便不能再低调行事了,与邻国们会摩擦不断。到时候只怕年年都有仗可打,你想躲清闲都不行。”

高无疾一听这话,犹如复活了一般,兴奋地说:“太尉,咱这儿有沙盘吗?我们先来摆一摆?”

郑安雅忽然问道:“卫子,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黄皓材一定要亲自领兵呢?”

卫信忠看了看杜、高二人道:“杜太尉、高将军,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二位还是先回军营仔细谋划吧?千万注意保密,老夫怕隔墙有耳,细节上的东西不必让王上和老夫知道。”

杜高二人觉得有理,便退下了。郑安雅随即令内侍和宫人们都出去,殿里只剩下她和卫信忠两个人。

卫信忠笑道:“看来王上明白臣要说些什么了?”

郑安雅道:“我不知道先生想说什么,只觉得先生让他二人出去不仅仅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更像是有些话不方便当着他们的面说。”

卫信忠叹道:“王上果然成长了很多。没错,老臣撵他们走是因为老臣接下来要讲的是为君之道,臣子最好不要听。”

“为君之道?”

“正是。王上请想一想,黄太监权倾朝野,家中房产、土地、金银财宝样样都不缺,但是这些东西只能代表财富,不能改变地位,他的身份仍旧是庶民。这一点,他自己清楚,那些巴结他的人也清楚。如今这个世道,到底还是爵位高于官职的,因为爵位相对长久,而官职往往一件事做砸了就能被免,更何况‘太监’一职官不过八百石,他碰巧受到国君的宠幸才到了今天的地步。黄皓材以一介平民的身份爬到今日的高位,对于这些当然看得很明白,他知道有些人当下为了种种利益奉承于他,背地里依然瞧不起他,戳他的脊梁骨,骂他是阉腐之人。但是,假如他有了战功那就不一样了,他可以比照战功晋升爵位,有了爵位就成了贵族,而且爵位是可以传给子孙的,不但他成了贵族,子子孙孙都将是贵族。”

郑安雅皱眉道:“早些年我曾听闻,夜郎国也在效仿他国实施变法,爵位的晋升都要依靠功劳获得,不再是国君想封谁就封谁。当时我还以为夜郎国的法律与我国类似,如今看来倒是相差甚远啊。”

卫信忠笑道:“法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内要自洽,对外要与本国国情相符,不是从他国照搬只言片语就能成为一部法律。变法的实施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国君一时脑热就能成功的。有些国家的法令看起来大体相似,但细微之处才是关键,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拿夜郎国来说吧,依靠战功晋升爵位获得土地本没有错,爵位嘛,就是个虚的东西,多几个没什么,但与爵位相匹配的封地一旦封出去之后就收不回来了,久而久之会引大问题。”

郑安雅问道:“什么叫收不回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