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卸下一身疲惫才是真 > 第3章 难忘学生时代(第1页)

第3章 难忘学生时代(第1页)

方宇同班一共有二十八名学生,除了三位同学留校,十六位外省同学回到各自所在的省会城市大医院,江南省本土的同学基本都进了省城临海市的各大医院,只有方宇最后进了县级市医院,曾经是学霸的他就业的单位级别最低。

上学期间,方宇专业功课优秀,还同时选修了中医。毕业时,系主任李海平希望他留校,被他谢绝,报名参加了省第一人民医院的招聘考试。

造化弄人,笔试面试都是第一名,半道杀出一位公子哥,抢走了他的名额。后来李海平介绍他去医科大附属医院,可是分管外科的副院长乔金山和李海平不对付,方宇当了冤大头。

几番折腾,错过了其他大医院的招聘机会,方宇无奈回到了安兴。安兴市人民医院院长宋海燕是方宇的学姐,宋海燕上学的时候,医科大还叫医学院,李海平是宋海燕的班主任。宋海燕得知方宇的遭遇后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邀请他加入了安兴市人民医院。

赵洪强说,“当时我们都觉得第一人民医院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林燕说,“人家有个好老爸,省委专职副书记。”

徐凯说,“这事有点蹊跷。毕业后差不多两个月吧,有一次聚会,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他,他说他原来定的是去我们省二院,档案都已经到了二院,突然通知他去一院报到的,他不知情。”

李云松气愤道,“鬼话,他不知情谁信呐,他是香饽饽?人家一院抢着要的?”

林燕说,“他是不是香饽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老爸专职副书记的权力,很多人顶礼膜拜。”

徐凯补充说,“这家伙去了不到两年出了一次医疗事故,现在一些大手术都不敢交给他做。”

赵洪强问,“什么情况?”

徐凯笑嘻嘻的说,“一位喉梗阻患者要做气管切除手术,他主刀,结果没切准,出了问题,要命的是不知怎么后来还感染了。幸亏他们科室的老专家出手补救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那以后再让他上手术台,拿刀手都抖。”

方宇说,“气管切除不是什么复杂的大手术,关键是要防止感染。”

徐凯说,“人家那时已经是副主任医师了,谁能想到会栽在这么一个手术上。”

林燕说,“要说做手术,我还是佩服他。”她瞟了一眼方宇,接着说,“这家伙手起刀落,稳准狠,稍不注意你都不知道刀是怎么切下去的。”

徐凯附和道,“是,老大的心理素质好,技术过硬,我是真佩服,那次实习的时候,有幸在他边上观摩了一把,到现在我都没学会。”

林燕说,“他这不叫心理素质好,是心硬,拿起手术刀就像个冷血动物一样,眼睛都不带眨巴一下的。”

方宇说,“有那么夸张嘛?”

林燕说,“有,你自己可能感觉不出来。”

赵洪强说,“你们俩有福气,那时实习和老大一组,我没见识过。”

林燕补充说,“那次手术结束后,县医院的人问我,方大夫以前做了多少台手术,手法这么熟练?我告诉他们这是第一次,。那些人差点惊掉下巴。”

徐凯坏笑了一下,说,“从那以后,我们那间临时办公室可热闹了。”

林燕捂着嘴笑了一下说,“对对对,外科那几个小丫头成了小迷妹,经常拿些零食,说是给我的,实际上都是冲着他来的。”

方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你可拉倒吧。”

徐凯神补刀,“这点我可以证明,林姐说的绝对是真的。”

方宇咧嘴一笑,说,“行了啊你们俩,在这里开开玩笑可以,可别到外面乱说啊。”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片刻,安静下来,徐凯认真的说,“老大,在这里太委屈你了,想不想去省医院?想去的话,我回去跟老头子说说。”

上学期间,徐凯的父亲只是临海市改委副主任,这几年仕途升迁很快,去年底已经当选为临海市市长。

方宇摇摇头,说,“不了,在这里蛮好的。”

一直没说话的廖伟平说,“在这里未必就不好,俗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省里,工作累,心更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