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春风十里有娇兰香水吗 > 第12页(第1页)

第12页(第1页)

本只是这么想着的,手却不自禁地伸了出去,伸就伸吧,那稍微触一下也就罢了,关键是我摸了一把后被那滑嫩的皮肤给引得舍不得撤手了……

于是阿平的睫毛轻颤了下睁开眼,就看到我讪讪而心虚,却没来得及缩回的手。

这时我不由纠结,手是缩回来呢还是继续摸?缩回来显得有些怂,继续摸会不会有那调戏之嫌?不过,他应该不懂什么是调戏吧。

因为离得近,黑眸里自己的倒影很清晰,也正是这双眼睛睁开后我觉得要否定之前的结论。他在闭着眼时看起来还像个懵懂的少年,可睁了眼这瞳仁像一汪幽静的潭水,里头有着一个极深的漩涡能把人吸进去。

或许魅惑,就在于此。

我有些移不开目光,以至于自己的手还抚摸在他脸上迟迟没收回,直到他咕哝着指控:“你手上都是汗。”

“……”这小子!一点面子都不留给我的。

在讪讪地收回手之前我故意拉了一把他的耳朵,然后冲他得意地笑。黑眼睛眨了一下,居然依样画葫芦地也伸手过来拉我的耳朵,但不知道控制力道的,把我耳朵都给拉红了。没好气地把他作恶的手给扒拉下来,推了推他,“诶,你压着我了。”

黑眸流转,没体味出来他的目光往哪飘,就听他含糊咕哝了句。

我问:“你说什么?”

他的回应是闭上眼,继续睡觉。等过一会我反应过来他那句话疑似是,我乐意……

婚嫁三日后就是回门的日子,后两日没发生什么太大的矛盾,主要是刘寡妇也不知一大早是上田里做农活了还是上哪了,一整天都只有我跟阿平在家,直到傍晚时分她才会回来吃晚饭。有她在的饭桌基本都是沉寂无声的,连阿平都憋闷着不开口,但总算风平浪静。

到了要回门这天我起了个早,天刚蒙亮,阿平都还在梦乡里没醒呢,梳洗完后特意侯在院子里。听见后屋传来动静我就赶紧站直了身,等到刘寡妇走进院子时立刻唤了声“婆婆”。

她似乎有些意外我会这么早在此等候,眼神一如往常的严厉沉鹜。

回门(1)

我轻了轻嗓子道明目的:“婆婆,今日是我和阿平成婚的第四日了,晚些等阿平起了我们就一道回门,特地先向您报备一下,不知婆婆能否允许阿平与儿媳在娘家留宿一晚?”

刘寡妇的眼神随着我画落就阴沉了不少,开口便是沉了的声:“哪来那许多繁文缛节?就你事最多。好好在家待着吧,晚点我让人捎个口信给你家里。”

我不由错愕,这是一口回绝了回门?可这是出嫁前娘亲特意跟我交代的,还叮嘱我务必得通过婆婆的允许才可回去,这也是婚后必走的礼数。

刘寡妇似没有耐心与我多说道,口气不善地对我又道:“回房去伺候阿平,少给我弄些幺蛾子,也休要背着我偷偷带阿平出门,今日午时我会回来。”说着她就掠过了我,快步走出了院子,只听得她脚步生风,又重又沉,一如她的脾性。

我站在初春清晨的院中,被风吹过,从身到心都透着凉寒。

自那日起,我再不向刘寡妇提要求,日子也得过且过。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有一个傻萌的夫君,还算能够把凶悍婆婆的郁闷给抹平一些。而且我发现他很多时候做了我跟刘寡妇之间的调和剂,刘寡妇对他的偏爱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基本上一切意愿都以他为主。很多事只要阿平参与了,刘寡妇就算对我有微词也降低了愤怒,至多是说道几句。

而阿平的反应有很多种,一个细微的动作,一次眼神的流转,或者是那一瞬间嘴角的弧度,在他表达了情绪不快之下刘寡妇就会收敛,甚至平息怒火。所以阿平确实是我在这家里的支柱,即使他心智不全。

但我不知这只是表象,也或者说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转眼三月过去,唯一让我感到好奇的是我这夫家的家底。山野乡村,多以农作为生,即便辛勤劳作也就能图个温饱,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而打从我嫁进门后,刘寡妇从不叫我外出农作,最初我以为她要揽下所有农活,可这三个月里就见她偶尔出一次门,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呆在屋子里独辟的一间佛房内诵经。

另外,我掌了一家人的吃食,对灶房里的米粮供给最清楚。蔬菜瓜果还能是院子里那块地种栽出来的,可是米粮眼看着变少,却在某一天清晨我起来发现米缸满了,面粉罐子也满了。除了这,还有不定时出现在灶房里的肉禽类,虽然不常,大概也就半个多月有那么一顿,但以我五年来的生活经验判断这在村子里可算是过得挺不错的了。

而且我大概留意了下,每次肉禽类出现在灶房都是刘寡妇出门的后两天,所以我猜测她那趟出门就是去采买了,然后按着时间让人送来。

对这些怪异的现象我没有多问,因为问阿平是多余,问刘寡妇必然碰冷丁子。

平常日子里突的来了个小插曲,在我成婚三个月后娘家竟托人过来提回门这事,而且是向刘寡妇提的。

回门(2)

当时我正在屋里给阿平缝补衣服,他的一件袍子在缝口处脱线了,乘着空闲时就拿了针线坐在院中缝补。前屋传来语声本也没多留意,听见隐约提到我名字才竖起了耳朵。

听得不是太清楚,等脚步声走进来时只见刘寡妇走在前面,后面跟着的是我娘家的阿婶。她看到我就立即问:“阿兰,怎么嫁过来这些月也不回门呢?你娘整天念叨着你,差我过来问问你啥时候回去一趟?”

我看了看刘寡妇的脸色,那天跟她提回门时的一幕还历历在目,当时她的态度尤为坚决,日后也在训斥中常说我既然嫁进了门就是刘家人了,伺候相公与婆婆是我的职责,别心心念念还惦记着娘家。其实仔细想过后也能理解,回门肯定得和阿平一道回去,但阿平这情形刘寡妇怎可能放心在婚后第四天就交给我,她更怕阿平到了陌生的地头被我娘家人给欺负了去。

很显然刘寡妇一脸的阴沉,阿婶这趟来估计要无功而返。但有些事我还是要询问一番的:“阿爹和阿娘可好?小同呢,近来没染风寒吧?”

没料我这一问阿婶就叹气了,“你爹娘倒没什么,可怜了小同又躺下了,还一直惦记着你这姐,问说你怎么出去了一直不回来。”

这话明显是说给刘寡妇听的,可是刘寡妇不接腔,阿婶只得转头对她道:“亲家母,你放一百个心,姑爷上我们坝头村肯定安排的周周道道,这不你看,家里实在就这么一闺女,平日里也都宠养着,出门三月没见都怪想念的。”

我不由蹙眉,阿婶的话中掺了水份。我在家中的地位绝没算得上“宠”,父母把所有的精力和喜爱都放在了小同身上,至于我,几乎是忽略的。

但见刘寡妇冷哼一声对我丢下一句:“你要回就回,阿平是不会去的。”就转身进了后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