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我的朋友圈看不到她的动态 > 第72章 无常观(第1页)

第72章 无常观(第1页)

微信朋友圈儿翻阅到2o18年8月2日,7月似乎更新了几篇才完,8月之后希望更新的快些,因为很期待2o19年之后那几段三个寺院里常住的日子。

?8月2日:【赶紧加入我们吃素队伍,你就不被下面这些图困扰了】

图文来自“头条”,原标题为《中科院“曝光”一份地图,饭桌上的鸡鸭猪牛鱼全部沦陷!》:中国科学院污染地图次详细披露了各地抗生素使用和排放量:中国2o13年使用的16。2万吨抗生素中,兽用52%,人用48%。

中国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可划分成明显的东部和西部两个部分,东部的抗生素排放量强度是西部的6倍以上。其中:京津冀海河流域、长江和西江是全国抗生素排放量最大的区域,而珠江单位面积中的抗生素含量排名全国第一。

从污染地图颜色可以看到,广东、江苏、浙江、河北等经济相对较好地区颜色较深,即意味着是污染重灾区。这些处于污染重灾区的地方,意思就是喝水就能治感染呗!与国外相比,中国河流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测量浓度最高达756o纳克升。

看着以上的文字,当时自己的心情是很庆幸,没有生活在那些预警的地区,也庆幸自己有福报吃素。如今,却是另一种心境“如何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开始从肉欲和污染中觉醒出来?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守护和珍爱我们共同的拥有的地球,我们本可以和谐相处的动物朋友们。”

如果说2o2o年之前这个话题很好笑,也很难很难执行!那么,再看看如今的2o24年,低碳环保、禁捕禁钓、反对杀戮野生动物、世界地球日、国家吃素日、吃素放生、吃素养生等等线上报道和线下宣传,已经鲜为人知,而且也是绝大部分人一起认同和在行动中的事情。

单就“吃素”这件事,很多国家设立了“素食日”,全球诸多知名大学设立了“素食窗口”等,去一些平台搜索,会有很多相关信息

每年的11月25日是大家公认的“国际素食日”,起源于1986年的印度,原称“世界无肉日”。

?问:三荷机场在哪儿?答:湖南岳阳啊!【此前,相关部门介绍,预计将开通北京、上海、昆明、三亚、张家界等地的航线。】欢迎“勇同学”以后从岳阳中转,不需要跑长沙了。

勇同学:好像离我家更远吧

回复:但岳阳有我啊,免费食宿不好啊?

勇同学:这个可以!

当时是转岳阳日报的报道:刚刚!飞机在三荷机场成功降落!(附视频)

无常观中所讲“生生灭灭”的念头,你能觉知和捕捉到的估计不到万分之零点零几,我们身体无时无刻不在生灭,你的细胞在不停地分裂死亡,你的血液在不停地新陈代谢……你能听到它的声音吗?不能!更何况,我们脚下的地球,也在不停地转动,出各种声音,你听到了吗?没有。

所以,我们的认知和能力都太局限,连自己都搞不懂自己不是吗?好比,为什么曾经那么依恋的人突然就不需要了?为什么那么热爱的人和事突然就没兴趣了?为什么单就这一生的誓言都可以轻易遗忘?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来不及思考和回忆,总觉得生命本就这样,日子忙忙碌碌,一天天过,过了也就过了……

这么多感慨,其实是想说,那个勇同学,我现在已经不愿意联系了,也很久没联系了,好像过年也没个问候。为什么?没有为什么。

?8月3日:【早安吉祥】突然就醒了,这不叫失眠吧?每次去寺里,只要得空就会盯着这句话看,这是对我前半生的写照,回忆种种,我的前半生因它而毁了很多事,所以,在你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你所期望的结果时,就要“减慢行”,慎行!

那句话是“敏处事雷厉风行”,还有一句是“诚待人花明日朗”。

其实,如今依然如此,只是所处的事,只对内几乎无外。

?8月4日:更新公众号文章《深读的文章,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但仍然直指人心。修心就要多喝点“心灵鸡汤”》

节选分享:

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走一步,再走一步》,作家莫顿·亨特谈过自己的一个经历。

他从小就体弱多病,但又不想被小伙伴们看扁,就鼓起勇气跟着他们一起去爬山。但他实在太怕了,在大家都下山的时候,他一个人趴在半山腰,险些哭出来。

还好小伙伴们通知了他的父亲。当时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父亲的手电光照着他,说:“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我们回家。”

“我下不去!”他哭着大声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你听我说。”父亲耐心地安慰他:“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他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说:“看见了。”

“好。”父亲接着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他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于是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他又照着做了,信心大增,一遍又一遍地跟自己说:“我能办得到的,我一定可以。”

时隔多年,这个场景一直不断地在我脑海里回放。每当遇到挫折,没有勇气前行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他爬山的经历。

细想,我们很多人不都是这样被悬在半山腰吗?感觉抵达好难,看着那么陡峭的山那么遥远的路,一点信心都没有了。但其实只要我们试着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再挨个击破,就会简单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能力,我们只是缺乏勇气。每个人都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只是输给了自己的胆怯。

就像在文章结尾,作者莫顿·亨特所说:我曾屡次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不要盲目地把困难放大,把自己放小,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自信的丧失。从你迈出的第一步开始,路就已经在你脚下无限延伸了。

所以,请一定要自信一点,再自信一点。

当你出了,最难的就已经过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