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科举之路全文阅读 > 第163章 第 163 章(第1页)

第163章 第 163 章(第1页)

免税田的事情虽然在辩台上告了一段落,但是后续依然繁琐,唯一能确定的是免税田不能再加和可以适当减免百姓户税。

减免户税简单,反正现在大宁有钱,在海外的银矿就有不少,少几成户税完全能支撑大宁各地的运转。

但是,免税田制度的取消和免税田的收回才是最麻烦的。

“唐卿你可有什么好主意如果我们直接取消以前的免税田,世家必定会闹事”纪宇泽问道。

“不是,都说的这么清楚,用银子代替,这还有什么不满的,又不是不给了,将士们都没这么好的待遇。”

赵尚书语气有些冲,没办法,当兵的辛辛苦苦杀敌人,一年也没十两银子,而那些士子只要考上秀才了每年就能那这么多,能不气嘛

“赵尚书,读书人少,士兵可不少,我们可以按军功算的,上不封顶呢”唐林轻声安慰道。

又说“官家,能止住免税田的增加,已经是额外之喜了,等百年之后,可能就再也没有免税田一事了。”

“若是官家想要现在就收回,也不是不行,只是得思虑的再周到一点。”

“唐尚书说的没错,这次世家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还帮了我们。不过要是现在收回,学子们可能会有怨言,官家,百年之后自然而然的收回,不好吗”吴尚书也附和道。

官家的心思他能理解,但是这件事情一旦操作不当,反而会有损之前的形象,到时候官家好不容易建立的威信,赢得的民心都可能会有失去一些。

“吴卿说的在理,是朕急切了,只是以后的学子们要如何安抚免税田没有了,那其它的补偿要如何算”纪宇泽问道,他主要看的是唐林。

唐林自然察觉到了,虽然如今皇太孙已经登基,但是心态明显还没调整好,不过乍然上任应该都这样吧过个一年半载应该就好了。

“官家,现在各地学子也知道免税田的危害,所以后续也好处理。免徭役留着,额外加些米粮、银两,只是这些要按学子们的功名来。”

“若是官家果真心急,想要收回之前的免税田,也不是不行。制作一些精美的文书或卷轴,另外准备些财物,出告示,鼓励学子取消自己的免税田,并给那些愿意取消免税田的学子颁文书或者卷轴,赏赐财物。”

“如此,应该能取消一部分,若还是取消不了,那就只能等他们百年之后了”

纪宇泽觉得能这样就不错了,以前不知道免税田这个祸患还好,现在知道了,他真的如鲠在咽,难受的不行。

“唐尚书说的在理,这免税田只能由士子主动取消,而不是朝廷强制取消,以前秀才十亩免税田,都是上等田,折合成银两约有十余两,不若一个秀才给十两,外加一石粮食”吴尚书说道。

“吴尚书说的没错,不过各地不同,若是南方,琉国稻一年三季,每季产粮约四石,一石一百文,所以南方士子一年靠这免税田的确有十余两,而北方不同,一般种两季,产量也稍微低一些,我们可以折中一下,八两外加一石粮食。”唐林说道。

“唐卿,国库没银了吗需要算的如此精细”

“官家,虽然现在国库富足,但是要备不时之需,省着点,大宁一府之地,光秀才就有百余人,大宁有九十九个府,这样一算,那就能省下两万两。”唐林说道。

纪宇泽恍然,的确虽然一个人减二两看不出什么,但这样算下来,真的是一大笔。

礼部常尚书看着唐林,心想原来看着是个大方的人,结果变得这么抠抠搜搜,这户部怕是有什么不对吧

有了思路,几人一起商量,很快,就将文书、政策制定好了,随后往全国。

告示出后,唐林等几位官员第一时间就将自己的免税田取消了。

而唐森和唐宝也写信来问,得到答复后,也去了官府取消免税田,嗯,得到了一笔赏赐还有文书,也算不错。

承昭元年,这是新帝继位后的第一年,朝臣商议后,定年号为承昭。

宁朝同之前的朝代不同,君王的年号不可更改,所以年号居然比庙号有名的多。

就像先帝,百姓们称呼他依然是泰安帝,而不是庙号康桓宗,所以现在的新帝,便会被称为承昭帝,便于百姓记忆、称呼。

去年因为泰安帝的身体,那次的乡试并没有得到众人的关注。

但与之相反的是今年的会试,这是承昭元年的第一批进士,毫无疑问,定会被承昭帝重用,所以大多数举子都汇集于上京,想要参与科举。

至于恩科,虽然这三年间太学的官员都就任了,但是如果再多一次的话,恐怕进士们就需要多等几年了,承昭帝思来想去,反正已经减了户税,这恩科就去掉了。

而且,今年本就有会试,那么少个乡试,也没什么大碍。

唐森这次和唐明夫妇一起过来了,也是拖家带口,在唐明的邀请下,住在了唐府客院,再加上小满也搬到了自己院子里,唐府的人气旺了不少。

而叶楚山也依然住在唐府,唐林见老师年纪越来越大,不想他一人去住叶府。

而且这几月世家一直在针对唐林,叶楚山也不放心,就直接住下了,那个院子,是当初唐林特意按照老师的喜好收拾出来的,正和老师的心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