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大宋之帝崛起 > 第49章 量才适用(第2页)

第49章 量才适用(第2页)

梁扬祖在赵构开大元帅府之前是信德府(今河北邢台)的知州,率一万兵马到大名府投赵构,被赵构授予随军转运使之职,这是掌军需粮秣运输供应大权的职官,地位极为重要。

仓促成立的大元帅府之所以能够运转良好,没有出现军饷、粮草方面的问题,皆因有梁扬祖殚精竭虑居中策应,可谓劳苦功高。

同时,赵构登基后,只给梁扬祖授了徽猷直学士(从三品)的官阶,尚未想好授予什么职官。

因为一直忧心战事,大意之下他竟然忘了这茬,此时想了起来,不禁有些惭愧。

要知道当初其麾下的张俊、苗傅、杨沂症田师中等人因为战功,都在军中得到了重用,唯有梁扬祖因为主管后勤,竟被他给忽略了,实在是不应该。

其实,这种情况即便在后世也是常有之事,后勤保障没出问题则一切正常,不容易引人注意。

而一旦后勤出了问题,则必定运转不良、问题迭出,甚至会出现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所以,后勤出了问题,降职都是轻的,杀头也很正常。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梁扬祖见了赵构,纳头便拜。

“梁卿免礼!”赵构竟破荒地走下龙椅,伸手去扶梁扬祖。

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只是有种愧对功臣的感觉,完全忘记了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德子在一边看着,感到无比震惊,这可是莫大的恩宠啊!他心中一个激灵,不等赵构话,就屁颠屁颠地把绣儿墩给搬到了梁扬祖的身后。

就连梁扬祖自己都觉得一阵恍惚,官家竟下了龙椅亲自来扶自己?!

已经五十多岁的梁扬祖不禁老泪纵横,心中原有的那点委屈早被抛到脑后,原来,官家并没有忘了自己啊!

“快坐下话。”赵构热情地道,又满意地看谅子一眼:这子,有眼力!

“臣,不胜惶恐,臣,谢官家恩典!”梁扬祖躬身又施一礼,才退后一步,坐了下去。

“梁卿,你在大元帅府时便提出权印卖东北盐钞的方法,筹措军饷,以除大军后顾之忧,如今,国库空虚,无力征讨金贼,你有何良策?”

梁扬祖一听是筹钱的事儿,表情顿时便轻松了些:“官家,臣以为,若想尽快筹措财物以备军需,唯有实行茶盐的‘卖引法’,并把专卖全国茶盐引的机构榷货务安置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市)。

一来能够避免商人勾结大臣控制茶盐引的买卖,与朝廷争利;

二来真州系江淮浙江外诸路商贾辐凑去处,在茶盐产地设置机构便于东南各地商人进行茶盐交易。

如此一来,便加强了朝廷对东南茶盐买卖的控制,可使茶盐税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库。”……

如此一来,便加强了朝廷对东南茶盐买卖的控制,可使茶盐税收源源不断地流入国库。”

“好!”赵构大悦,有本事的人就是不一样啊,他头疼不已的事情,人家三言两语便解决了!

“梁卿,这事儿,交给别人朕不放心,便由你去总管此事,如何?”

这话的,交给别人官家不放心!梁扬祖的心里跟抹了蜜似的,连忙躬身道:“官家既有此意,臣,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呵呵,尽心尽力即可,不需你肝脑涂地!”赵构笑道:“为便宜行事,朕再予你一道谕旨,除宝文学士(正三品)、东南制置使(辖制东南诸路军务、控制地方秩序),三品以下官员不听号令者,可先罢后奏!”

“臣,领旨!”梁扬祖当即领命,神色间非但不见丝毫喜色,反而颇为凝重。

对他来,这是官家的信任,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这也正是忠正之士与阿谀饶区别,凡蝇营狗苟者,与之相反,得此任命无不欢欣雀跃,得意忘形。

这一点,赵构也心知肚明,因而很满意梁扬祖的表现。凭直觉,他便知道,梁扬祖必定会给自己大大的惊喜。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