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大宋之帝崛起 > 第83章 一波又起(第2页)

第83章 一波又起(第2页)

更特么巧合的是,就在朝官们议论纷纷之际,有急报自西方而来,称吐蕃军队与大宋西边边军生了冲突。

三万吐蕃大军突然动袭击,边军一时应变不及,竟被连克三镇!

目前,吐蕃军队已逼至大散关下,与边军僵持不下。

赵构感到很无力,这个急报,来得真不是时候!

还特么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一茬接一茬地让人不得安宁!

宗泽、岳飞、张宪、张所、吴玠、吴璘,能用的人不少,但都在西北和北方,正在休整、练兵,调他们去西边和吐蕃干一架不合适。

赵构正头疼呢,给事中赵鼎出列,朗声道:“臣以为,张伯奋其人智勇双全,可为将,率兵抗击吐蕃,同时令吴璘部、刘锜部密切关注西夏动静,防止西夏趁机出兵袭扰。”

张伯奋,赵构有印象,张叔夜的儿子,金兵围开封城时随其父率兵杀透金兵阵营入城勤王,猛男一个,也是儒将。

因为张叔夜的关系,起来也是自己人,可以信任,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何栗一惯很少言,也不禁出声支持赵鼎的建议:“张叔夜父子当初历经血战,杀透金兵重围入城,的确是骁勇无比,确可担此重任。”

赵构心里有数,何栗当初为相,一直陪在钦宗身边被困在开封,对张叔夜父子的英勇记忆深刻,故而此刻出言力挺。

鉴于两饶建议也正合他的心意,他便欣然应道:“既如此,令张伯奋为征西大将军,率其麾下两万兵力和韩世忠麾下一万忠勇军骑兵,西进抗击吐蕃。”

张伯奋接到圣旨,兴奋无比。

他是军中宿将,自从接管城防之后,便再也与战场无缘。

每就是在城中消磨时间,唯一一次出手,还是官家遇袭,根本没怎么费事儿刺客就死完了。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在官家的眼里,忠勇军才是真正的主力、王牌,那都是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

他张伯奋再怎么保持训练强度,也不可能让部下将士一直维持战力,不经历一次次大战、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怎么可能成为铁血之师?

这次,除了他自己的部下,官家还特意拨给他一万忠勇军将士,言下之意很明显,怕他的部下战力不行呗!

所以,张伯奋暗暗下了决心,不记生死,也要让自己的部下打出威风来,让吐蕃人瞧瞧大宋军队的厉害!

从开封到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有一千三、四百里,日夜兼程也得半个月。

更何况,不管骑兵还是步兵,怎么也不可能不眠不休连续赶路,那样的话,整个部队也累死的差不多了,还打什么仗?

但大散关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地位实在是过于重要,张伯奋担心大散关守不住,那就麻烦大了。

因而,他打算亲自率领一万忠勇军和自己麾下的五千骑兵作为先头部队,往大散关赶去,令步兵随后跟上。

如果大散关已失,他将一边侦查敌情一边等待后续步兵跟上;如果大散关未失,他就先率一万五千骑入关,协同守军防御,再伺机采取行动。……

如果大散关已失,他将一边侦查敌情一边等待后续步兵跟上;如果大散关未失,他就先率一万五千骑入关,协同守军防御,再伺机采取行动。

这个方案应该中规中矩,大的方向没有问题,细节问题不在赵构的考虑之内,于是他立刻批准了这个方案,便令张伯奋尽快出。

实话,赵构的心里,真心不想和吐蕃开战,但却不能允许吐蕃利用宋金交战的机会来火中取栗。

也幸亏宋金大战的消息传到吐蕃的时候,这次大战已经结束,要不然更令他头疼。

不然的话,很有可能面临两面、甚至三面作战的糟糕局面。

那样的话,即便他是穿越人士,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