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小货郎沟里串背了针忘了线打一动物 > 第104章 第 104 章(第1页)

第104章 第 104 章(第1页)

第1o4章

纪彬跟着柴尺到了邑伊县,柴力在被两个合力"赶走",让他去柴家,赶紧办自己婚事。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柴力的任务只有成亲。

他自己也对这件事有所期待,朝着纪彬点头,感激道∶"多谢东家,不是你的话,我也不会有今天。&#o39;&#o39;

纪彬摇头∶"怎么能这样说,,天下间有那么多人,不是每个人都像你这么厉害。"在纪林看来,大家生活变得更好,要感谢的人只有自己本人,跟他是没关系的。他一个当老板的,干嘛剥夺员工们的功劳,这不对劲。任何有点成就的人,先要感谢的就是自己。

柴力眼神感激,这才离开。

剩下的纪彬跟柴力则直接去王知县家中。

王知县为了表示诚意,早早搬离了县衙,完全把昌伊县县衙留给知县。他这种谨慎的性格,也怪不得能做出点事出来。但现在的程知县也不是个计较的,经常请王知县过去说话。

按照常理说,王知县现在也该启程出去江南,一路坐船到扬州任职。

不过今年有点特殊,圣人的赏赐还在路上,他要等到圣人的赏赐到了之后,自己再离开。这是一点,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程知县透露的消息,说他还会升官。

这两个原因让王知县勉强安心在家中等着,还是靠跟他家夫人互相安慰,这才勉强坐得住。就连知县夫人这么稳重的人,都有点不敢信程知县的消息。

若真的如此,那她一跃成了家族里嫁得最好的了甚至比主宗姐妹都嫁得好谁会信啊。

因为两个主子看起来都有些坐立不安,家中也隐隐有些不对,反正他家孩子们都安静许多,最近不敢惹事。

下人们更是小心谨慎。

纪彬到王知县家中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样的情形,柴尺低声道∶"王知县觉得最近好事太多,所以有些坐不稳。"

这种情况很常见,人一旦运气突然特别好,很多人都会有点不安。纪彬笑∶"确实会是这样。&#o39;&#o39;

不过纪彬又问∶"你怎么不在知县那边,反而给王知县跑腿。"

大家都知道,柴力肯定是留在衙门的,作为副捕头,他应该多亲近知县才对。也不是什么人走茶凉,而是不应该一直在旧主面前。

柴尺笑道∶"如今两个知县之间联络的事都是我在办,你放心就好。"

这是自己人才会提醒的,柴尺明白纪彬的意思。

他从这出来,就会回衙门的,而且知县带来的人里面,好多都有点拳脚,人也爽朗。他们相处起来,很快就熟悉了。

纪彬点头,两人跟着王知县家中小厮去了侧厅。

王知县此刻已经在等着,看到纪彬,竟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他如今十分信赖纪彬,若不是知道他肯定不会离开,王知县甚至想请他当自己的幕僚。

不仅是纪彬足够聪明,还因为他运气真的很好

这个想法一闪而过,估计太子都不知道,有人想跟他抢人。

柴尺把人带到后果然离开,最近明显公务缠身,这也是好事,在旧知县交替的时候,忙才是好亭

王知县看见纪彬,直接道∶"你早就知道种棉神书的事"

最近的种棉书,在大家口中,已经变成种棉神书。不过说起来确实没错,在种棉一道上,实在是足够厉害。

纪彬笑∶"是知道的,不过也只是帮忙住的地方。&#o39;&#o39;"还是焦家人自己写的。"……

纪彬笑∶"是知道的,不过也只是帮忙住的地方。&#o39;&#o39;"还是焦家人自己写的。"

王知县看着纪彬,深深叹气,主动站起来接着纪彬坐下,这才道∶"你还真是福星,若不是你,我怎么可能升官。"

这里说的升官,就是指升到三品的布政使了。而并非大家以为的农务从事中郎。只是这话还不能说出来。

王知县又问了荆高庄去棉籽机器的事,说自己也找人寻了荆姐,都会去问问情况。虽说他马上就要离开邑伊县,可心里还是有很多话说。

纪彬耐心听着,反而安慰道∶"知县大人寒窗苦读十多年,又在各地积累经验,无论升至哪里,都是您的功绩。"

"也是您应得的。"

这话说得王知县心里甚慰,去年还觉得自己运道不好,比他差的知县都调到春安城。谁知道那些知县被刺史韦宏折磨得不行。还不如他安心在邑伊县做事。今年时来运转,也是世事难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