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在海边农家 赶海 > 第九章 没有收摊的迹象(第1页)

第九章 没有收摊的迹象(第1页)

孟夏的声音轻快又有活力,但落在常平宁的耳朵里,却带着莫名的恐惧。上一世她被孟夏身边的婆子闷死时,孟夏也是用这样的声音打走在外间的婢女。

明明是正中午的时候,常平宁却感觉到一阵冷意,连带着体会到了窒息般的濒死感。常平宁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想要离孟夏几人远一些。

“郭大娘,您今天也来镇上了?”柳管事注意到这两位卖海味的妇人是郭家村的人,前一日柳府还收过她们送去的海味。

“大娘,小娘子。”柳小姐听到柳管事在跟郭家村的人打招呼,也走到常平宁和叶秀英面前。

常平宁猜想,柳家人作为从外地流放过来的外来人口,就算曾经位高权重,但现在流落到他们村子里,还是需要和村子里的人打好关系。正想着,常平宁看向叶秀英,想要学着婆母的态度,以免给家里带来灾祸。

“小娘子看着眼熟,我们见过的。”大概是没有得到常平宁的回应,柳小姐自顾自地说起来,“之前裕儿无礼,想要小娘子手上的草编小东西,不知道郭家娘子可还记得?”

柳小姐的声音仍然是柔柔的。

常平宁想起了那日夕阳下的剪影,抬头看向眼前柳小姐,点头:“自然记得,不过拿东西也不是我所有,不小心带上的车。”常平宁想要学着柳小姐文绉绉地说话,但说出口的话却透着一股子别扭。

“呀,原来之前柳小姐也做过我的生意。”孟夏走到常平宁和柳小姐身旁,说起她曾经在附近村子里把一个草编蜻蜓卖给富贵人家的事。

“宁宁,过来帮娘数海味,娘眼睛不好。”叶秀英喊住常平宁。

“是的,娘。”常平宁正愁怎么从孟夏身边离开,还好叶秀英喊她过去。常平宁从叶秀英的态度猜到,郭家村的所有人都不希望单独跟柳家扯上关系,现在这种只有她们在的场合,更是需要极力避开。

柳管事明白面前两个妇人的态度,知道流放过来的柳家很难融进当地人里,心里叹了一口气,面上表情没变:“两位拎着桶走来走去的也怪累,正好我们府……家中也要买菜,不如郭大娘把这些海味便宜些卖给我们家?”

叶秀英听了柳管事的话,叹了一口气,小声告诉柳管事:“柳管事这话说的,不是我们不愿意,还是村长那边……你们应该也去过村长家,要是村长那边不行的话,试着去找郭家的族长。”

常平宁看到柳管事听了叶秀英的话之后,恭敬地对叶秀英行了大礼。

叶秀英见状急忙摆手,压低声音:“我可什么都没说,你们是从村长那里问到的。”

柳管事见到叶秀英的反应连连称是,口中说着是为了感谢她们俩提供的海货新鲜。说着还从怀里掏出一个精细布料的小包,从包里拿出一贯钱递给郭大娘。

看到面前的两桶海味卖上了价,叶秀英高兴地接过钱数了数。

常平宁看到叶秀英在数完钱后,有意无意地看了自己一眼,又把钱拿出十几枚还给柳管事,口中说着给多了之类的话。然后拉着常平宁离开。

在路上,常平宁听到叶秀英向自己解释,自从听说有家流放过来的人会在郭家村落脚时,村子里就很反对。村长还特意上门叮嘱过他们,要和流放过来的犯人保持距离。

常平宁听到叶秀英说到一半时,停下话头,仔细看了看周围,凑到自己身旁,低声说:“听说是谋反大罪。”

自从见到孟夏之后的窒息感,常平宁被叶秀英刚刚透露出的消息镇住,想起刚刚看到的柳小姐柔弱的模样,下意识地反驳:“不会吧?柳小姐她……”

很快,常平宁反应过来,真正谋反的人肯定是死罪,能活下来的柳家人,肯定是她们的丈夫犯了事。难怪村子里的柳家人,要么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么是女人和孩子。

叶秀英看到常平宁的反应,用手势示意她安心:“这些都是他们家来之前的谣传。我是看着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觉得有些可怜,才把族长的事情告诉他们。这事咱们自己家人知道就行,不要往外说。”

常平宁点头,知道婆母为什么特意跟自己说这些。她们昨天去柳家送海味,尽管也拿了钱,但还有其他两个同村的婶子也在。而今天,只有她们两个,很容易被误会多收了钱。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没过多久就到了镇上的菜市场。常平宁跟着叶秀英来到了肉铺前,看着叶秀英买了一块五花肉,还带了一些猪下水。

常平宁以为是叶秀英要给郭家改善伙食,忍不住感慨:赶海真的赚钱,难怪郭家村的人都不怎么种地。

不过随着常平宁跟在叶秀英身后走动,她注意到菜市场里卖海味的摊子很多,这都快中午了,卖海味的摊子都没有收摊的迹象。

卖青菜的摊子倒是已经看不见影子。刚刚猪肉铺的老板已经准备收摊,猪下水算是半买半送给她们的。

难怪娘说赚不到大钱。

常平宁心里想着,跟着叶秀英走到了酒铺前面,看着叶秀英又沽了二两酒。

婆母沽酒的行为,让常平宁想起了好酒的爹爹,觉得眼下虽然靠赶海赚不到大钱,但是能像婆母这样,每次从镇上回去的时候,还能给家里带些吃食也不错。

回到郭家后,常平宁看着婆母把从镇上买回的酒肉放进厨房,在院子里招呼家里的几个孩子。

郭伯默和郭大勇还没有回来。

二弟郭仲舟带着弟弟妹妹回到了院子里,问叶秀英今天去镇上顺不顺利。

常平宁听了二弟的话,多看了二弟一眼,觉得婆母和公爹教出来的孩子听话又懂事。

叶秀英闲聊般地说起柳家人找到厨娘的事情,顺便买下了她们带去的全部海鲜。

一旁的三弟郭叔易听到“海胆炒饭”的时候,砸吧砸吧嘴:“嫂子做的‘海胆炒饭’才好吃。”这话得到了郭家人的一致同意。

只有常平宁在听到这话后,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日后风靡府城的海胆炒饭,竟然是孟夏最先做出来的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