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儒门圣道 > 第72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第1页)

第72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第1页)

姜澈写的这两诗,注定能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以后凡是有人读起这两诗,都绕不过姜澈作诗的背景,几人今日提携年轻学子将会作为一段佳话流传后世。

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百年之后即使是身份再尊贵,归宿不过是化为一捧黄土,而名声却能一直被传诵下去,作为另一种生命延续的形式。

要是能在姜澈今日所作诗中署名,这种荣誉对读书人而言实在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杨荣三位学富五车、德行高尚,对俗务、物质享受并无兴趣,不过即便身为大儒,也终究和沈厚那样的小年轻一样,免不掉读书人身上的一项通病:擦粉住进棺材——死要面子。

杨荣期待地问道:“不知诗名为何呀?”

有以前和沈厚打交道的经验,没有人比姜澈更懂怎么给诗起名字了。

只需要在原本的诗名《晚春》上小作修改,添加上几个字,便能使其魅力大增。

姜澈略微思考,回答说:“这诗题目叫做《晚春呈卢杨郭徐张五师》。”

在场的五人,都算是姜澈的前辈,自然不能厚此薄彼,干脆直接把五人都写进题目之中。

张公望和徐启明二人比三位大儒更要激动,没想到自己也会被诗名提及。

郭循还提出建议:“素闻姜澈书法别具一格,不如亲手把两诗写下来,留作纪念。”

对此,姜澈欣然应允,直接拿笔把每诗分别写五份,同样是在场之人各得一份。

卢怀缜对姜澈是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觉得他讨人喜欢,心思一动,关切地询问姜澈:“姜公子可有表字?”

表字是长者为年轻人在其本名以外,另外起一个称呼。字是对名的补充和解释,同时也要体现德行。

一个人成年之后与他人交往,同辈人直呼大名显得不礼貌,所以需要取一“字”方便他人称呼,而自己则不能以“字”自称。

姜澈拱手回应道:“小子未及弱冠,尚未取字。”按照《礼记》上的记载,男子二十弱冠和女子十五笄礼之后,取表字。当然,取表字的时间也不是铁规,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闻言,在场的众人明白卢怀缜想要提前给自己赐字。

不出所料,卢怀缜看着姜澈,试探着询问:“虽你年龄尚未及弱冠,但是如今在神都求学,日后外出磨砺,和其他人打交道的次数会越来越频繁,没有表字与人社交多有不便。因而,老夫今日送你一个表字,如何?”

这事没有什么推辞的必要,反正早晚都是要取表字,现在取了可能还少些麻烦。

并且,长辈提前给晚辈取表字,是寄予其爱护和期许之意。卢怀缜是国子监司业,又是二品立功境的成名大儒,他的地位用德高望重一词形容丝毫不为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