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能有什么坏心思(1-174) > 第45章 汉家天子李牧的远略 求(第1页)

第45章 汉家天子李牧的远略 求(第1页)

戏志才是一流谋士,曹操是汉末诸雄中,最擅长天下大势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许劭这句评语,足以将曹操跟袁绍、袁术、孙坚、刘备、吕布等汉末诸雄,划出一道鸿沟!

倘若曹操不当主公,这天下间的一流谋士,必定有曹操的一席之地!

对于徐州在天下大势中的认知,不论是戏志才还是曹操,都已经是这个汉末最顶尖的认知了。

得徐州者,可望天下。

这不是一句虚言!

从秦汉到明清,徐州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在明朝,黄河水灾泛滥,徐州被黄河淹没,官民集资迁城。

给事中6文献《徐城不可迁六议》奏议从河防、漕运、仓库、战守、民生、区划、成本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徐州城维持原址的必要性。

更是留下“徐城三面阻山,一面临河,南引邳宿,北控兖济,西扼汴泗。一泻千里之势,以保障江淮险要之设旧矣。金陵恃徐为南北咽喉。且黄河自西而东,闸河自北而南,皆合于徐城之东北而下。城阻河势,河阻城势,居然一重镇也。”的评价。

徐州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戏军师言尽徐州之便,主公有气吞域内的壮志,牧佩服!”李牧挽了个扇花,微微拱手一赞:“徐州,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想取者,又何止明公一人?”

“田楷驻青州,刘备驻平原,二人隶属公孙瓒麾下,但明公东征陶谦,这二人却引兵来救,其意不言而喻。”

“袁术自匡亭一战,立足淮南,自领扬州牧,又自封徐州伯,觊觎徐州之心同样未死。”

“得一徐州,虽然能连兖徐之势,却同时树敌袁绍、袁术和公孙瓒,守徐州尚且勉强,明公又如何有余力南征北讨?”

“我以屋抽梯之计,诓吕布去抢徐州,便是笃定吕布,守不住徐州。”

“明公不思用吕布去牵制袁绍、公孙瓒和袁术,却想着去替代吕布,这不是在引火自焚吗?”

李牧寥寥数语,将曹操和戏志才的豪言热情,如一盆冷水般的浇灭。

尤其是曹操,才嘲讽了吕布是愚子,竟想沽名学霸王,却不曾想,执念于徐州,自己又何尝不是那个沽名学霸王的人。

戏志才颇有些不甘心:“不取徐州,主公仅有一州之地,又如何能征讨天下?豫州虽然没有雄主,但比起徐州而言,豫州同样是四战之地,还得再多一个敌人刘表。”

曹操同样不甘心:“徐州利通南北,扼守徐州,我能北征,亦能南征。至于树敌,何处不树敌?不外乎智者斗智,武者斗勇,胜败未可知。”

李牧折扇一展,再现鹤鸣九皋图,起身踱步,尽显谋者风范。

“明公和戏军师,都是深谙兵法的。”

“岂不闻《孙子兵法。九变篇》有言: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取长利而弃小利,故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