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公共設施之類的措施都不行,路燈壞了好長時間門都沒有人來修。
本地的房子比深市的便宜,二十多萬就能拿下來一套不錯的,安夏挑挑撿撿,挑了一個地段不錯,配套設施也不錯的商品房,離牡丹廠稍有一段距離。但是離明光公司比較近,媽媽每天都要去坐鎮,也方便一點。
安夏提出要再買一套房的時候,媽媽說:「不用啦,房子夠住啊,你看你還在深市買了一套,什麼時候去住啊?白放了浪費。」
「它會升值的。」
「你現在不是剛開了的公司嗎,需要錢,不要把流動資金全都砸進去,房子等等再買。」
安夏覺得媽媽說得有道理:「嗯,我沒打算現在買,過一段時間門吧。」
英語學習軟體出來之後,賣完了本地,還有一些比較近的地方,安夏跟他們推銷了一下。
但也沒有太大的效果。
現在找單位,除了看媒體廣告,就是翻黃頁。
厚厚一本黃頁,就是個企事業單位的電話號碼本。
更度極慢,有些小單位,電話打過去可能都已經是空號了。
更別提那些培訓班,也沒在黃頁上登記。
那個時候誰也不會覺得會有誰為了上個英語培訓班,翻山越嶺跑到外地。
因此他們的廣告主要登在本地的媒體上。
安夏都已經想著要不要讓牡丹廠的銷售們再做一次吟遊詩人。
但是找英語培訓機構也是一個麻煩事,跟以前直接向採購布料的單位推銷哇哦的性質不一樣。
就在她琢磨是不是應該為了軟體再組織一個銷售隊伍的時候,她發現報紙上有一篇關於當今社會英語培訓的社論。
寫這篇社論的記者,原本是想偷偷學英語,考上之後就出國去。
培訓完了,英語考試是過了,但是由於他連著兩次申請簽證都被拒。
於是他就放棄了理想,老老實實繼續上班。
最近他也在滿世界找選題,需要社會熱點,他想起了現在的出國熱、英語熱。
文章提到現在年輕人學習英語的多種方式。
在提到私人培訓學校的時候,說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他始終沒有打出全結局圖鑑的那個英語學習軟體。
「連學習都會沉迷,不願意走,只因為沒有打出完美結局。」
文章反應了現在社會的熱點,文筆有,還犀利地點評了許多年輕人其實根本不知道出國要幹什麼,只知道出國好的盲目性,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各地的報紙們紛紛轉載。
安夏正在向陳勇請教關於招人、勞動保障之類的問題,忽然有同事捧著她的大哥大跑過來:「安廠長,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