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郭嘉成长日记 这个懒人没起 > 第14頁(第1页)

第14頁(第1页)

眼紅醉仙樓生意的人不少,但辣椒是才隨著航海傳入華夏的,別家暫時模仿不了。

不過人們只知道醉仙樓,卻不知道隱在幕後提供辣椒、專吃提成的陽翟郭。

這年頭瓷器也是稀罕物,手工青瓷產量奇低,品相好的非常稀有。古越地區出產的青瓷一向是世家大族的標配,少不了要收藏幾件當個擺設,日用還是以美觀實用的漆器為主。

郭禧府上也收藏著一套獸紋青瓷盞,一件仿戰國青銅器的青瓷樽。

說是青瓷樽,其實品質也就介於陶器和瓷器之間,遠不如後世的瓷器光潔細膩。

郭嘉從小作坊中挖了十幾個陶匠,讓他們在郭氏農莊燒制陶罐,帶學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選出五個品行端正手藝好的陶匠,搬到別院居住,傳授《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制瓷工序。

實驗了一年多,終於燒出細膩潔淨、線條流暢的青瓷、還有少量黑瓷。又改善瓷窯結構,改進風箱等燒瓷工具,提高火溫,居然在半年後燒出了典雅端莊的白地青花瓷。

郭嘉給郭禧和荀爽一人送去一套青花瓷茶具,名士效應果然勝過一切宣傳,不出一個月,前往齊物閣求購青花瓷的世族管事就擠破了頭,還爭相競價,把青花瓷炒出天價。

郭嘉也很無奈,手工作坊,釉彩、青料、火溫、風等等都很難控制,燒出的瓷器殘缺的、有裂紋的、器形不美的一律砸碎,成品湊了一年也才十幾套。賣給誰不賣給誰呢?只能告訴齊物閣的掌柜:價高者得。

這些奇玩意兒讓郭嘉大賺特賺,錢糧充足。他從莊戶中招募了八百青壯,農忙時種田,農閒時進行簡單的軍事訓練。當然名義上是抵禦流寇,守護農莊。

郭府所有的少壯家僕,只要是沒缺胳膊沒少腿的男子都被郭嘉集中起來習武。這個連藉口都不用找,時下什麼事都是家主說了算,畢竟好些家僕從祖父輩就賣給郭家了。只要不是很過分的要求,他們想都不想就會照做。

到目前為止,所有訓練只能使用木槍木械,沒辦法,被穿越小說騙了,本朝每個鐵匠都必須在官府報備,私自打造鐵兵器或鐵甲只要被發現就按謀反算,要誅連全族,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趁著張角還沒造反,各地的道路還算暢通,郭嘉想去治安相對還好的地區走一走,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拜訪(誘拐)九州(無知)豪傑(少年)。

收拾好行囊,帶上書童辰良就出發?

別開玩笑了,雖然黃巾起義還沒爆發,但青州、兗州等地去年大疫,今年大旱。城外的荒郊流民扎堆,小股盜賊東一波西一波的,專門躲在偏僻的地方打劫落單的行人。一兩個書生趕路,再帶點錢,就等著被搶吧。

這世道太亂,郭禧放心不下侄子,派家將趙昂帶著兩個武藝出眾的遊俠兒一路護送。郭嘉挑了三十個訓練有素的青壯家丁隨行,

從潁川陽翟走到冀州常山郡,郭嘉的騎術得到了質的飛躍,雖然還不能和家將趙昂相比。但需要逃命的時候應該不會拖後腿。

至於為什麼是常山郡?

因為趙雲是常山真定人,白馬銀槍趙子龍,那是武將中的白月光。既然來到這個時代,當然要爭取改變他的未來。

正胡思亂想,只見身旁飛馳的駿馬上,趙昂突然放開韁繩,挽弓,搭箭,箭去如流星,正中伏在路邊灌木叢中的什麼東西。

郭嘉和趙昂同時勒馬迴轉,迎上裝著行李的兩輛牛車和步行的家僕隊伍。一個青衣小廝一溜小跑,衝到灌木叢中撿回了趙昂的獵物,是一頭小鹿。

鐵箭從小鹿的眼眶穿入腦中,小鹿立時斃命,拔箭的時候還帶出了一隻眼珠。

趙昂曲指一彈,那眼珠子直飛出去,沒入荒草中消失不見。他粗略地擦拭了一把箭頭上的血跡,隨手把鐵箭插回背上的箭袋中。

郭嘉默默旁觀,忽然問:「偉璋是瞄準鹿的眼珠射的嗎?」

趙昂直盯著郭嘉掛在馬背上的酒囊:「讓公子見笑了,我幼時家貧,靠打獵貼補家用,這些皮毛能換錢的獵物,都只射眼洞,不在皮子上留下箭孔,才能賣好價錢。」

郭嘉解下酒囊,拋給趙昂。

趙昂從牛車上取來一隻木碗,放了半碗熱騰騰的鹿血,再兌上半碗酒,就這麼參著一飲而盡。

他一邊狂飲血酒,一邊偷偷觀察郭嘉。

少年臉上毫無異色,坦坦蕩蕩和他對視,並沒有對生血參酒喝這種野蠻粗曠的行為表現出反感、或者別的什麼情緒。

這倒讓趙昂有些意外,他是涼州天水人。跟著郭禧從洛陽到潁川,這兩個地方是出了名的富貴繁華鄉,這裡的士族都過得矜貴安逸,把涼州人當野蠻人嘲笑奚落,他們嫌棄趙昂豪放粗俗,趙昂嫌棄他們附庸風雅,他只服郭禧。

內宅婦人養大的紈絝公子,按理說應該一嚇一個準才對。上回郭禧的長子郭鴻看見他喝血,眼皮直跳,再也不敢和郭禧提起想要他當護衛。這個郭嘉的反應為什麼如此平淡?

郭嘉偷著樂,他兩世為人,什麼場面沒見過?

趙昂,字偉璋。涼州遊俠兒出身,武藝出眾,弓馬嫻熟。單看此人,涼州民風之剽悍可見一斑。

涼州軍長期戍邊,和彪悍的遊牧民族作戰,戰鬥力甩洛陽的老爺兵十八條街,董卓憑藉他們震懾百官,廢立天子。馬騰憑藉他們割據一方。李傕和郭汜憑藉他們反攻長安,挾持獻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