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郭嘉成长日记 这个懒人没起 > 第41頁(第1页)

第41頁(第1页)

建寧四年(公元171年),正月甲子,劉宏加元服,大赦天下,唯黨錮不赦。

二月地震,太尉聞人襲被罷免,汝南人李咸任太尉。

三月瘟疫,司徒許訓被罷免。喬玄任司徒,辟陳留名士蔡邕為掾吏。

這個蔡邕雅擅音律,熟讀經史,在辭賦和書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創作的「飛白」書體,和他生的女兒蔡文姬都名傳千古,讓無數後人遐想。

話說董寵死後,董太后深恨喬玄。但喬玄功勞大,資歷老,又是劉宏最敬重的人之一。董太后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一腔恨意都發作在負責審問董寵的廷尉吳恭身上,說吳恭駕馭不了下屬,才德不能服眾,將他貶為布衣。

其實吳恭初任廷尉的時候,因為他看上去有些文弱,言行舉止總缺了幾分氣勢,廷尉府那幫刺頭確實沒少陽奉陰違,各自為政。誰讓他不像郭禧那般鎮得住場面呢?但最近幾樁大案證明了吳恭的風骨和才能,陳球等人對他已是心服口服。

關於廷尉的人選,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潁川郭氏。

居住在潁川郡陽翟城的郭氏也是衣冠世族,數代都傳承法律。那些掌管刑獄訴訟的廷尉正、廷尉左監、右監、廷尉左、右平,決曹掾等,即使不姓郭,也多半是郭氏的門生故吏。這個家族已經出了六個廷尉,再多一個也無妨。

然而潁川郭氏出產的名士就那麼幾個,郭賀、郭晊已經入土為安,郭禎花甲之年,這位老哥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看不清文書上的字。郭祁倒是年輕,但他多病多災,據說正在準備後事。

郭禧去年才稱病辭官,不太方便。竟有人喪心病狂,連年僅弱冠的小輩都不放過,提議讓郭鴻出任廷尉。誰讓郭氏精研律法,族人幾乎承包了延尉一職呢?

郭禧打量著他的長子郭鴻,五官端正,身形修長,不開口說話的時候的確很有名士風範。但自家的兒子自家清楚,郭鴻這廝是個憨貨。若是太平盛世,君明臣賢,當個廷尉也能勝任。但眼下宦官專政,朝野動盪不安,像郭鴻這種老實敦厚的人去洛陽當官,隨時被人帶進陰溝里爬不出來。

三天後,喬玄收到了一封來自潁川的書信,署名:郭禧頓。就薄薄的一片竹簡,上面寫著:「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今國無廷尉,其誰可而為之?」

「南陽無令」這句話出自《呂氏春秋》,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沒有長官,有誰適合擔任南陽令呢?」祁黃羊回答:「解狐適合。」

晉平公有點吃驚,問:「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祁黃羊道:「您問的是誰適合治理南陽,並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晉平公心想:這話沒毛病。依言任命解狐為南陽令。晉國都城裡的貴族都稱讚任命的很好很合適。

過了一段時日,晉平公又問祁黃羊:「國家缺少軍事統帥,誰適合擔任這個職務?」祁黃羊回答:「祁午適宜。」晉平公狐疑:「祁午不是你兒子嗎?」祁黃羊笑了:「您問的是誰適合擔任尉,並沒有問誰是我的兒子呀。」晉平公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依言任命了祁午。晉國都城裡的貴族都稱讚任命的很好很合適。

孔子說:「推薦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薦自己人不迴避兒子,祁黃羊可以說是大公無私的人了。」

喬玄當然知道這個「舉賢不避親仇」的典故。現如今,誰最適合當廷尉呢?

喬玄舉薦了他的大仇人陳球擔任廷尉。這個消息猶如晴空霹靂,震驚了全國人民。朝野上下一片譁然。人們在驚掉下頜的同時,對喬玄油然生出一股崇敬之情。喬公啊喬公,水土不服就服您。

喬玄的名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連劉宏看向他的目光中都滿是崇拜景仰。

七月,劉宏大婚,立宋氏為皇后。任張讓、趙忠、夏惲、郭勝、蹇碩等十二個宦官為中常侍。

十月,鮮卑寇并州。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五月,廷尉陳球彈劾大宦官侯覽專權驕奢。一共數十條罪行,樁樁件件證據確鑿。

侯覽的官印和綬帶被沒收,奉旨在家中自裁謝罪。

張讓和趙忠等中常侍掌權之後,比侯覽更加貪婪,他們縱容族人盤剝州郡,侵害百姓。大漢國勢日衰。

有人彈劾十常侍,劉宏卻說:「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勿要苛責。」

一個皇帝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把閹人視作至親。喬玄感覺繼續留在朝堂上也不可能再有什麼作為了。他心灰意冷,稱病上疏請求辭官,一連辭了三回,劉宏就是不批准。

喬玄也是一個狠人,劉宏不讓他辭官,他就彈劾劉宏的小夥伴蓋升。

太中大夫蓋升和劉宏的關係非同一般。他擔任南陽太守的時候貪污了好幾億錢,當然,這些錢都用來討劉宏的歡心了。

喬玄要求沒收蓋升非法所得的財產,把他收押候審。

劉宏很為難,一邊是關係非常好的友人蓋升。一邊是他敬重的老臣。算了,非要辭官就辭吧。

於是,喬玄成功辭職。然而他剛清閒幾個月,又被劉宏任命為光祿大夫,後來還當了太尉。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陳球去年就升官當了司空,廷尉一職空懸月余,一直沒合適的人選。郭禧被幾個昔日的同僚聯名舉薦,再次擔任廷尉。

這年頭被人舉薦當官實在不能算什麼好事,因為需要繳納一大筆「上任錢」才能風光赴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