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 第40章(第2页)

第40章(第2页)

所以就以为a是对的。】

唐朝。

李隆基才听到“杨玉环的三姊高调出游”,就知道事情要糟。

虽然李隆基对天幕和弹幕既感到好奇,又深感惧怕,但他前几日还是强撑着看了些的,结果不出所料。

但凡是有关于他的弹幕,不是盼着他早点死,就是说他晚年的时候,色字当头,荒淫无道,一日杀三子。

李隆基当时一看到这五个字,就指间惊颤,匆匆关掉了回放。

他没有再点开的勇气,也幸好宋€€等人不敢堂而皇之地拿此事来说话,李隆基渐渐地也快要忘了这件事。

没想到今日,天幕突然说起了“三姊妹”。

以李隆基对天幕的了解,怕是“三子”也近在眼前了。

这个时候,李隆基终于一改此前听之任之的态度,开始迫不及待地打开小屏,拖拽着进度条,满世界寻找起有关于自己一日杀三子的信息来。

秘而不宣的“人尽皆知”,与宣之于众的“皇家隐秘”。

这二者是全然不同的。

宋€€现下就在门外。

李隆基知道自己必须在天幕结束这一道题的讲解前,找到应对百姓、重新稳固皇威之法。

但他又转念一想,这是苏轼所写的题画诗啊!

这不就,新仇旧恨一起来了吗。

北宋。

提前结束了贬谪生涯的苏轼,此时正与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三人互相瞪眼。

“你在那诗中,写了什么?”赵顼没忍住问道。

他已经见识过白居易的风采了,生怕苏轼也同那白居易一般,开头就用李隆基来影射他。

在赵顼审视的目光下,苏轼不慌不忙地拢了下朝服的袖口,然后双手一摊:“官家,臣还没看到那画呢,要不,官家您遣人去寻一寻,也好让臣早些一饱眼福。”

王安石赶紧打断这起子不靠谱的话:“官家,臣以为,还是当留意些《清明上河图》。”

苏轼闻之连连点头:“清明,上河,且是汴河两岸的风光。若是此画已经作成,便能让咱们一眼看到真正的民间百态。”

一听到民间百态,赵顼就沉默了下去。

他现在有种既希望天幕能够嘴下留情,又希望天幕能针砭时弊的矛盾心情。大宋的国运,在他的手上,尚且是有转机的。

【没有妹!

只有三姊!

但这样一来就更离谱了!我以前的理解还是建立在现场有杨贵妃的基础上,人家好歹是个贵妃呢,做出“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这种事情,勉强还能说的过去。

但是现在没有贵妃。

单单就是虢国夫人!

她一个国夫人,竟然敢为了争先进入明光宫,就让杨家的家奴挥动金鞭把公主惊吓坠马,当驸马前去搀扶公主的时候,还因此被连带着打了好几鞭子。[1]

这情况,但凡往前推个一二十年,放在武周那时候试试?

说到底杨家的气焰之所以能这么嚣张,全是因为李隆基惯的,他不仅把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全都赐封为国夫人,还每年都要赏赐上千贯的胭脂水粉钱。

听不知是正史还是野史的故事讲,李隆基和这三位国夫人之间,似乎还有点纠缠不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