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的意思 > 第79页(第1页)

第79页(第1页)

“是呀,她嫁的那么老远去,我就是想她了,连个面也见不上……我还真怕她在那儿受人欺负呢!这下可算是放心不少了。”。

话说到这里,想到刚出嫁不久的女儿,乐青眼睛里竟隐隐的有了泪花。过了一会儿,她象是想起了什么好事,抹了抹脸上的泪珠,挣开胤祐的怀抱,退后几步,站得正正的,对着胤祐稳稳地福下身体,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对着他笑着说道:。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妾身有个天大的喜讯要告诉老爷!”。

“什么喜讯?乐青,是不是你又有了?”。

胤祐一见乐青破涕为笑,对着他又是行礼,又是恭喜的,立刻想到了一件事情,于是呵呵笑着,将她拉进自己胸前,挑着她的下巴戏道。。

乐青被他这么一说,顿时羞红了双颊,白了他好大一记白眼,又气又笑的啐了他一口道:

“呸,老不正经的,你这几个月忙那案子忙得昏天黑地的,每次来了不是坐一会就走,就是倒头呼呼大睡,什么时候和我同房过?有了,有了,怎么可能会有?!难不成我不用靠你,自己怀孕不成?若真是我有了,看你头上不戴上一顶大绿帽子!还笑呢!”。

胤祐听了乐青有些酸溜溜的埋怨话,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他搂过乐青的脸颊,凑上前去狠狠地亲了几口,又在她耳边低声絮语了一番,听得乐青捧着双颊跳出了他的怀抱,低叫道:“越说越不象话了,再说这些浑话,我可恼了!我要说的可是正经的大事!”

“好好,我不说,不说,这些话,我留着,等会再说。你说吧,什么大事?”

“祐,我们,要做爷爷奶奶了!”。

胤祐一听,眼睛顿时一亮,立刻一个箭步上前,高兴的拉住乐青的胳膊,兴奋的问道:

“真的?我能抱孙子了?什么时候?嘿!弘曙那小子动作可够快的,敢情比他老子还厉害,才给他娶进门的媳妇,这么快肚子就有消息啦?”。

乐青轻捶了他胸口一下,抿嘴笑道:。

“又胡说八道,做阿玛的,怎么这么说话,要是让儿子媳妇听见了,都要说你老不正经!什么动作快不快的,给他娶媳妇进门也有小半年了,这还叫快哪!也是该有消息了,这不,太医说明年中秋节前后,就能见到咱们的第三代啦!”。

胤祐仰头哈哈大笑,将郁结在心中多日的不快统统的抛诸于脑后,他将乐青一把抱起,在屋子里猛地转了几个圈,在乐青被转得头晕眼花的时候,他放下她,朗声道:。

“哈哈哈,好好好,真好!我胤祐当初十七岁时当了爹,明年当我年届三十四岁时又当上爷爷,这每隔十七年我就长一辈。好,乐青,答应我,我们要一起努力再活个十七年,争取到我五十一岁的时候,能当上曾祖父!我们要一起看到我们的第四代!哈哈哈,好,好,这是我这几个月来,听见的最好的消息了!亲家那边知道了么?”。

“这都什么时辰了,你还这么大嗓门的,轻点轻点!亲家那边早知道了,就你一直呆在宫里,忙着查案,我们想告诉你都怕耽误了你办正事啊!亲家也高兴坏了,亲家母今天还到咱们府上看女儿呢!”。

乐青捂了他那高兴坏了的大嗓门,笑着回答道。听见耳边敲响了三更的梆子声,她忙绞了把热毛巾让他洗了洗脸,替他脱了袍服、鞋子与中衣后,将他拉到暖和的床上,让他舒服的躺下,替他盖好被子,然后自己坐在床后面,细细地按摩起他的双腿来。。

“你进宫这几天,正是北京城里天气最冷的时候,宫里也没人替你按脚,我真怕你这脚跪在皇阿玛面前时又挨了冻,到时走起路来不利索。喏,我给你改了改裤子,在你膝盖那里多垫了点棉花,这样那金砖的寒气也不容易钻进你膝盖里去。”。

胤祐躺在暖和而柔软的床上,身边是自己深爱的女人在贴心的照顾自己,高床软枕,红颜知己,这样惬意的生活,简直令他感到连日来疲累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最大的休息。他闭着眼睛躺在枕头上,耳朵里听着乐青有一句没一句的闲扯,脑海里却是如翻江倒海一样的思绪起伏。

自从接了皇阿玛的意旨,与几位兄长和大臣一起办理托合齐贪污大案以来,他看到的,听到的,全都是背叛和阴谋,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信任可言。看起来朝廷上人才济济,每个人都是饱读诗书,通过层层考试选□的进士,可在个人利益与大清利益面前,他们有谁能做到忠君爱国呢?

皇阿玛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与以前相比,大不如前,没人能说得清他还有多少时日,与年轻的二哥相比,自然是扶旗杆胜于扶井绳。也正因如此,朝中大臣们对今天的皇太子,明日的新皇帝哪里敢造次,甚至曾经的“帝党”之人也有人动摇,改变当初的策略,积极的投靠在二哥门下。

他们哪个不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考虑?即使知道二哥不是这个国家当政者的最佳人选,可依然投在了二哥门下,心甘情愿的充当起爪牙和鹰犬,对二哥及其门人阿谀奉承,为的不就图今后二哥登基后的丰厚回报么?。

想到这里,他就难免为当今朝廷的现状以及大清国的将来感到无比忧心。国家承平日久,在皇阿玛多年来的励精图治下,各处叛乱和反清的斗争也逐渐的销声匿迹,虽然西北时有少数部落不安于室,需要朝廷清剿,但毕竟山高水远,各级官吏也都不放在心上。。

安稳日子一久,饱暖则思□,朝中腐败弊端日益严重,人心贪图安逸,虽有御史言官,但为了这身家性命,官场前途,又有几人敢挺身直言?加上皇阿玛精力不济,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有心要办,也难以为继。。

他深深的感觉到,他们大清国如果想要彻底的扭转这股朝廷歪风,杀一杀朝中上下贪污腐弊的风气,必须得有一个精明果断,作风强硬的人来执掌朝政。假如皇阿玛真的让二哥即位,那么他简直不敢想象,这个国家在二哥手里会被毁成什么样!。

此次办理这桩案子的过程中,他们兄弟几个人的行事作风各不相同。三哥文人气质最重,对大小案情通常注重供状措辞等证供,审案之时很少插话;五哥本就是心善之人,通常审案之时,对那些犯罪的官员耐心极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常说的那些官员痛苦流涕,悔不当初,胜在以情动人;而他自己因不善言谈,只能通过分析案情,遍查大清律例,引经据典,以求做到不偏不叵的公正断案。

通过审理托合齐等涉案人员过程中,他倒是越发的觉得四哥办事的风格极其的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对犯案之人从无半分好颜色,疾言厉色,痛斥陈情,对官员们不知自爱的情形尤为痛恨。审案之时,面无表情,稍皱眉头,则更显冷峻,那些被审官员只要经四哥一审,双眼一瞪,登时就会浑身发抖。通常不用他们再怎么麻烦,就会自动招供。可见四哥的做派确实让这些官员们从心底里感到发虚害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