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的意思 > 第80页(第1页)

第80页(第1页)

朝廷中的这股旷日持久形成的歪风邪气,如果让四哥来彻底的整顿一番,风气是不是会更好些呢?大清国的国运是不是就能走的更长久,更坚实呢?想着想着,他越来越坚定自己的这个想法,可到时二哥又该如何自处,皇阿玛又该如何选择,难道再废太子么?届时朝廷岂不是又会再起波澜?

胤祐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乐青见他脸色攸然的严肃,知道他在烦心朝廷的事情。她微微地思忱了片刻,想到了阿玛与额娘那日在府里对她的耳提面命,不由得也动了心思。朝廷之事,她一介女流,碍于祖宗家法,虽不便过多盘问,但却从阿玛和额娘那里略知一二。

眼下朝廷歪风日盛,皇太子违法乱纪的行为甚至到了不避人耳目的地步,大有不将皇阿玛放在眼里的趋势。各地大小官员贪污腐败,百姓们的生活比起康熙初年的富庶来,已显得捉襟见肘,“盛世”之名已是徒有其表。。

大清国自世祖皇帝入关以来,不到百年时间,就已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实在关乎生死存亡。诚如阿玛所说,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国家必须得有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来执政,一扫当朝颓然风气,以凌厉之风将宵小败类之人全数清扫出去,留下一个清明的朝廷,造就一个真正富庶的盛世之国。

如此说来,皇阿玛的众多儿子中,看来只有他最符合这个条件,也只有他最象这样的人。他,堪当重任。那么,胤祐诚心的帮助于他,归顺于他,甚至就如额娘说的,旗帜鲜明的站在他一边,也就应该是个最明智的抉择。。

乐青转了转眼珠,俯下身体,抚平了胤祐紧紧皱着的眉头,故意用轻松的口气道:

“别皱眉头,一皱眉头啊,你就老了许多。朝廷里的烦心事可不许带到家里来,该休息的时候就该好好休息。你看你,都瘦了呢!让我怎么说你呢?你呀,就是没四哥那么放得下。你就该学学四哥的果断和决绝,是该多跟着他一起办差做事,你们兄弟间互相帮衬着点,挺好的呢!”

胤祐原本紧闭着的眼睛顿时睁开了,他一把抓住乐青在他脸上轻抚的手,目光灼灼的盯着她看,然后神色复杂的道:。

“你觉得我应该跟着四哥办差?”。

“对啊,他那么有本事,你跟着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不呢?你看,三哥对朝廷之事没什么兴趣,只知道一心做学问;五哥的学识浅薄,恐怕应付不了朝廷里那许多的麻烦事,你的那些弟弟们除了十三弟和十四弟还能派上用处外,一个个不是太小,就是不管正事的,哪个能真正替朝廷办差?我看也只有四哥有担当,有作为,你这个做弟弟的跟在他后面,学习着点,再帮衬着点,能学到不少东西呢!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

“四哥,四哥,乐青,你觉得四哥这个人怎样?”。

听完乐青的叙述,胤祐低头沉默了片刻,然后再抬头时,眼睛里似乎多了一些坚定的目光,他看着乐青,低声的问道。。

“恩,他当差的时候是个什么模样我没见过,单就从平时咱们和他的接触来看,四哥平时虽然话不多,给人感觉很有威严,让人不敢轻易造次。要么不说话,一说起话来必定很有分量,看问题倒是很尖锐,总能说到点子上。不过就是有时可能过于理智了,感觉太冷酷,好象不近人情。

我听四嫂说,他们府上的奴才一个个都很守规矩,没人敢在外面仗着四哥的名义招摇,要是让四哥知道了,一定会重罚的,所以他们谁都不敢违反四哥定下的家规。有时我也挺佩服四嫂的,我们大家见了四哥心里都有点怕怕的,可就她一点也不怕四哥,四哥发火的时候,能说上话的,也只有她。要不怎么说是夫妻呢,这呀,都是前辈子定下的缘分呢!”。

乐青有意无意的话似乎更加坚定了胤祐心中做下的决定,他没再多说什么,只是将乐青搂进自己胸前,把玩着她的秀发,轻声笑道:。

“那不一样。他们是夫妻,四哥那么念着四嫂,断不会做出伤害她的事情来。这一点,四嫂心里自然是知道的,她怎么会害怕呢?我问你,我发火的时候你怕不怕?”。

乐青摇摇头。。

“所以啊,道理是一样的。夫妻相处,无所谓谁一定要占谁的上风,谁要压制着谁,贵在互相敬重与信任,要是变成一个畏畏缩缩,一个颐指气使的,那这做夫妻做的还有个什么劲!”

说罢,转身搂住乐青的腰肢,大手伸进了她内衣的下摆,一边轻轻地抚弄着她的肌肤,一边在她颈边亲热起来。两个人几个月来都未曾好好的尽享鱼水之欢,此时此刻,在如此幽密黑暗的小空间里,情话绵绵相依相偎的两人,身体里都有种蠢蠢欲动的情潮朝他们铺天盖地的袭来。

他吻着她的红唇,一双大手在她娇好的身体上四处抚摸着,轻喘着在她耳边呵着气道:

“做夫妻就该象我们这样,那才叫有意思,不是吗?”。

逐渐陷入情潮的乐青在他刻意的挑逗下,急促的呼吸着,说不出一个字,只是素手揽上了他的颈项,用自己最热烈的回应回答了他的问题。。

架子床的飘檐上挂着的一对玉葫芦,终于又再次轻轻地晃了起来。伴随着那轻轻的摇晃,玉葫芦不时地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在静谧的夜晚,益发显得悦耳动人。夜深人静,你侬我侬,好一番恩爱不离的好时光!。

托合齐的贪污案一审就从康熙五十年十月案发,断断续续地审到了康熙五十一年的二月。长达近半年的案件审理,皇帝借此一案,陆续便揪出了“太子党”中数名重要的角色,沉重打击了皇太子在复位后不可一世的气焰,使得朝廷上下的官声为之一清。。

二月,刚过了宫中一年一度的祭日,宗人府便来报,说是首犯托合齐死在狱中。年逾六旬的康熙皇帝听闻这个消息,似乎是从托合齐的死中悟出了什么,不但没有高兴,反而大怒不止,当即下旨要将已死了的托合齐碎其尸,焚其肉,扬其灰,誓要让这个罪人永世不得超生,从此在这个世间彻底的消失。。

消息传了出去,凡是听闻的人无不咋舌,从中也都看出了皇帝震怒难平之心。皇上素来讲究仁爱治国,尤其在步入老年之后,心性越发讲究宽泛,悉心向佛。每年秋后,勾决斩监侯的犯人时,也从来都是手下留情,不是十恶不赦,大奸大恶的罪人,通常一般都会被改判流刑或终身监禁。

此次托合齐的案子其实不过平常而普通的贪污腐败案,如果按照正常的刑部审查手续,他不过也就是丢官罢职,吃上几年免费牢饭;或者运气差点,发配到宁古塔去给披甲人为奴而已。可是,现在,这位当年的一品重臣却落得个搓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的可怜下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皇上在借机发挥,一来杀杀“太子党”的锐气,二来也是拿来消消心头之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