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的意思 > 第92页(第1页)

第92页(第1页)

钱大人,据我所知,您上个月刚花了三千两银子,为自己纳了第四房小妾;林大人,您不是在去年就花了两万两银子,在京郊置地修建了一座美伦美奂的庭院么,听说那园子到今天都还没完工,想必您这园子的规模能和苏州的拙政园媲美了吧!哦,还有方大人,您儿子不久前在妓院与一商人为一头牌名妓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最后将人打伤致残,最后是您花了五千两银子上下打点,这才保住了您儿子的官司获胜,没去牢里蹲班房,方大人,我说的没错吧?哦,还有,善保大人,您手上那只翡翠扳指,听说是花了您八千两买来的古董吧!

诸位大人,还需要我一个个的将各位如何富有的情况都一一的说一遍么?既然各位都有如此数量之多的余钱为自己讨女人,盖宅院,买古董,甚至还能有钱纵容儿子花天酒地,那么诸位怎么就没钱捐出来给朝廷,怎么就没有一点孝心孝敬给皇上办在位大典呢?。

诸位口上说的君君臣臣,满口的仁义道德,那真要各位拿出仁义道德来的时候,就不见各位行动。难道平时说的‘为国分忧’的话都是假的不成?要我说,只要各位心里但凡存着些许为国分忧,为君尽忠之心,哪怕是拿出几两,几十两来,那都是真正的忠君爱国之人。我大清举国上下,多少官员,各位只须从自己的俸禄里拿出一点来,积少成多,难道还怕酬不到办庆典的钱么?

与其坐在这里空谈,还不如做些实在的事情,诸位慷慨解囊,上行下效,定然能度过此关。诸位,恕我年轻才浅,在诸位老臣面前僭越,我先起个头,这是前不久皇上赏我军前效力有功的五十两金子,我捐出来给朝廷,希望能以此绵薄之力,替皇上办一个象样的在位一甲子的大典!”

弘曙说罢,也不管坐下的那些大臣们忽红忽白的脸色,从自己袖中掏出一个金丝绣花的钱袋,走到礼部尚书的面前,将钱袋塞到尚书大人的手中,微微一笑。那尚书吴大人手里捏着这烫手的钱袋,面色尴尬的看看皇帝,又看看弘曙,脸上扯出一个苦笑来,却说不出半点拒绝的话来。

众人都不免被这个年少气盛的年轻人说的有些脸上挂不住,尤其是那几位被点名点到的大人,更是越发的坐立不安,看了看皇帝面无表情的神色,也不知道皇帝会有什么想法,不禁额上都开始冒出汗珠来。他们心里都恨弘曙的直言,却也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因为弘曙说的,都是事实。

这时,一直冷着面孔坐在一旁的雍亲王,忽然哈哈的笑了起来,站起身,看着侄儿不住的拍手道:。

“好好好,这是个好主意,弘曙的主意确实不错,我听着就挺好。各位,既然一个二十多岁的孩子都知道该怎么为国效力,那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怎么能落后于他,被一个小孩子轻慢了呢?我也做个表率,在这里向各位许个诺,自今天起,我自请停发亲王俸禄,直到皇上的大典仪式顺利结束,一并再捐助白银一千两。”。

眼见向来办事果决的雍亲王也都表了态,坐下的所有官员也都知道这场“秋风”势必是逃不过了,必然要打的,而且还要打的厉害些,不然如何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忠心呢?于是,众人忙站了起来,纷纷在皇帝面前立下捐款的姿态来:。

“臣也愿意停俸三月,并捐出家中存银三百两,哦,哦,还有这只翡翠扳指,但愿微臣的这点心意也能为皇上的大典出点绵薄之力。”。

“臣附议,并捐出存银五百两和家中珍玩十件。”。

“臣附议,认捐白银五百两。”。

“臣附议,认捐白银三百两。”

……。

康熙皇帝冷眼看着坐下的官员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表态,只觉得心里凉薄的连叹气都觉得多余。他也不多说什么,只对身边的李德全道:“李德全,去,准备纸笔,让他们都把要捐的钱写上,回头一个个登记在册。”

说罢,又转头对着官员们轻声笑道:“朕知道,朕的登基庆典要你们掏出自己的银子来为朕过,你们心里也都不乐意,可是实在是对不住各位,是朕无能啊,朝廷穷啊,连过个庆典的银子都掏不出来,只能从你们的口袋里讨点钱出来用用,对不住,对不住各位了啊!”。

皇帝说的这些话的口气很淡,面上还带着让人看了满心不是滋味的微笑,却听得坐下那些官员禁不住心惊肉跳的浑身发抖起来。他们一个个的都扑通扑通跪在地上,纷纷的大声道:“是臣等无能,请皇上恕罪,请皇上恕罪……臣等不知为朝廷分忧,为皇上尽忠,是臣等的失职,是臣等的无能,请皇上恕罪,臣等罪该万死啊……”。

“快起来,快起来,你们都是朕的债主啊,怎么能让你们给朕下跪呢?李德全,快,让大家都起来。”。

康熙皇帝说的反话,相信只要是个稍微头脑清楚一点的人都能听的出来,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任谁再糊涂,也都能从皇帝的话里,听出皇帝心中的不满与气愤。于是,没人敢起身,任那李德全如何好言相劝,如何生拉硬拽,也没有一个人敢站起来,全都匍匐在地上,吓得噤声不言。

终于,康熙皇帝厌恶的一挥手,皱着眉头道:“行了,行了,除了弘曙之外,你们都跪安吧!”。

“臣等告退!”。

伏在地上许久的大臣们在听见皇帝喝退的命令后,全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众人忙不迭的行礼告退,一个个鱼贯而出,转眼之间,刚才还乌鸦鸦跪满一地官员的书房里,只剩下了弘曙一人。待所有人都走光了之后,老皇帝命人将门关上,让弘曙坐在了自己身边。。

他略微的想了想,对弘曙道:“你才回来不过几天,怎么对朝廷里的事情知道的那么清楚?”。

“回皇爷爷的话,孙儿刚一进京城,只在茶馆里坐了一会儿,这些事情就全都知道了。其实京城里,这些事情都传遍了,老百姓都拿这些事情当乐子说呢,还有嘴快的,都编成快板说书了!”

“这拿官员自己的银子来办庆典的主意,是你想出来的?”。

“是。”。

“你怎么会想到这个点子呢?”。

“孙儿听皇爷爷都说要拿内务府的银子出来办庆典,心里难受,又听见那些官员只知道嘴上歌功颂德,却一点不知道拿出一些实际行动来,光知道说困难,困难,可他们家里那金山银山堆着,宁愿浑花了,也没想过要捐出一些来。。

他们的那些银子还不是靠着皇爷爷您给他们官做才有的,现在不知道涌泉相报,反倒还说出一套套的推脱之辞来。孙儿实在是气不过,这才决定要打打他们的秋风,用南方的话说,狠狠得敲他们一笔竹杠出来,先把眼下的难关给渡了再说!”。

弘曙说这些话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些气愤难平。老皇帝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正义感的孙儿,除了心头涌上几许感动与感慨之外,更多的则是一股隐隐的担忧。这是一个好心眼的孩子啊!真和他阿玛一模一样!可是,这个孩子的脾气却不象老七那么内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