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淘姜 > 番外四(第1页)

番外四(第1页)

文基作为文烁的第一个儿子,还未出生便被寄予厚望。更遑论他出生后,大文有了嫡长子便代表江山还可延续,朝野上下一时人心安定。

文烁颇为喜爱这个盼了好久的孩子,基者,起始,根本也。以“基”为其命名,文烁的态度可见一斑。

即便后面有了更多儿子,文基在文烁心里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文基小时候甚至由文烁手把手开蒙,一对一教导,这是其他皇子都没享受过的待遇。

七岁以前文基没什么不顺心,天底下最尊贵的那对夫妻是他的生身父母,没有人敢给他添堵。他锦衣玉食,名师教导,所有围在他身边的人都隐隐将他当作下一代帝王讨好——文基自然也是这般想的,他占嫡又占长,身上有双重保障,父皇的江山不交给他还交给谁呢?

母后一向谨慎,她从不直言帝王宝座的归属。但会一遍又一遍的讲父皇又做了哪些事,会为他读杂志,读各种报纸。文基小小年纪便展露极高的天分,他敏锐的从这些五花八门的报纸中总结自己想要的信息:工研所研究出了适合提炼海盐的机器,盐场将迎来变革;蒸汽机是一种全新的动力系统,不知能否做出来;滇南又出了新花样……

他贪婪的搜罗这些新动向,清晰的认识到父皇治下的大文和皇爷爷、甚至史书上的王朝都是不一样的。如今

百花齐放、蓬勃向上的大文是父皇政治开明的结果。他敬佩憧憬着父皇,暗下决心日后要做一个父皇那样的好皇帝!

直到七岁那年,朝中突然传来请立太子的声音。

外家两位舅舅联合大臣向父皇上折为他定下太子名分,文基不知道朝堂上是何境况。结果便是父皇没点头,母后召来外祖母,他偷偷躲在门后,第一次看到母后发火:

“三哥四弟没分寸,父亲也没分寸了么!”

“娘娘这话我听着不对,你两个兄弟为的谁?基儿的身份立为皇太子本就天经地义,现下不过是将名分定下来!太子一定,民心安稳对陛下来说不更好么?”

“这事你们不该插手,我和陛下早有默契,现在不是时候。”元氏掐着手心肉慢慢道,“陛下不是那样能被人要挟的主。”

“娘娘不为大皇子打算还不许我们做外家的管么?将事情定下省得吴贵妃那边……”

“母亲慎言!”

看着母亲明显不服气的样子,元氏脊背发寒。因为有了皇子,元氏一族也不似以往那般淡然了。这泼天的富贵尤嫌不够,还想要多少?

去史书上翻一翻,过早定下名分的太子顺利登基的寥寥无几!文基身份本就惹眼,她和陛下都不想早早的将太子重担压在文基身上,以免他小小年纪就被别有用心的人裹挟着走错路。

元氏冷眼看着家里几个兄弟被陛下调离京城,便是被父母埋怨她

也丝毫没有为他们求情。是时候给元家泼一瓢冷水了,这般浮躁迟早要给文基带来祸患。

此事之后文基觉得周围的人看他的眼神微妙起来,那里面有惊讶、疑惑,有幸灾乐祸、窃喜。仿佛以往的友善一夕之间尽数消弭,即便他们恭敬的态度未变,但文基就是知道那些变化。

甚至连某一位教导他的老师都不一样了,斥责他看报是“不务正业、荒废学业”的行为,文基清楚的记得这位老师以前夸他“紧跟时事,大有作为”的。

偶然碰见吴娘娘,这位庶母看向他的眼里仿佛含着刺,却笑着用冰冷的手指点着他的脸颊:“可怜的大皇子,被陛下厌弃了呢。”

文基不服气:“父皇才没有讨厌我!”

“既如此陛下怎的不答应立储?”

吴贵妃从宫女手里抱过五岁的二皇子,轻蔑的瞥了他一眼,施施然走了。

这话在文基心里种下一个疙瘩,庆幸的是他被元氏教导得极好,有什么不解不会憋在心里,而是说出来请教母后。

他有一位极聪明的母亲。

很快,元氏便将他打包送到皇庄太上皇跟前“代父尽孝”。

文基始终记得临走前母后温柔的嘱咐:“去罢,我儿的视线应放在更宽广处,待你见识多了,就知道此前那些事算不得什么了。”

皇祖父不似父皇那般忙碌,他有更多时间向小孩子讲述自己经历的一切;他们好似一对最平凡不过的祖孙,看

球赛、打羽毛球、尝试新鲜事物;更重要的是他在皇祖父这里见到了来自那位林大人的信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