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国工匠盾构机 > 第64章 飞赴大西北(第1页)

第64章 飞赴大西北(第1页)

大西北汪建国被电话里汪承宇的请求气得不轻。

“什么?你要降价?降多少?3000万?要不要把你老爸拆了卖?多卖几台?卖多少?至少八台?你说梦话呢吧!”

老汪差点儿没摔了电话。

大数据表明,中国预计在2016年之前要新增城市轨道交通80条以上,总里程超过2500公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工程在地下,正是盾构机市场竞争的白热时期,但是凭借华铁现有实力,短时间内卖掉八台盾构机无异于痴人说梦话。

自己这个儿子是不是又皮痒了?

“卖不掉八台你就接着签不平等条约吧,李二先生也没有你签得多吧。”

儿子的一句话让刚才火冒三丈的汪建国彻底没电了。

当下正在施工的中天山隧道用的还是路德公司的产品,十几年过去了,不仅当初的胯下之辱没报,还一连签署了很多显失公平的协议。

还是那个原因——技不如人。

此时的铁隧集团在盾构机领域还在摸索中,不过他们有一个别家比不上的优势,就是有着丰富的盾构施工经验。

南疆,土库二线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中,预计2014年底通车,线路的重中之重是中天山隧道。

汪建国的关注重点全在这条长达22k的超长隧道上,两座单线隧道分别采用两台tb(硬岩掘进机)进行施工,仅仅这样并不能满足这么长的隧道施工要求,在工程院院士的帮助下,该隧道的施工采用钻爆法与盾构法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例。

从开工以来,已经奋战到了第三个年头,目前的进度完全在掌控中,盾构机多次成功穿越断裂带,成功攻克了tb全断面掘进机主轴承、刀盘、刀具等关键部件修复技术难题,这给实验室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汪建国很欣慰。

儿子明显使的激将法,不过这一次他是自愿上套,于公于私,华铁的盾构机事业必须向前推进。

父子相隔几千公里,为着同一件事业而奋斗,还有什么理由退缩?

今天是个好机会。

华铁总部对中天山项目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时不时的派专家组下来论证考察,还会调用全国的资源直接给予支持,而今天随队而来的人里就有一位老领导。

许建军对目前的工程进度很满意,强大的机械化施工和严格的防护手段尽量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这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他是有感慨的。

“小汪,这里搞得不错。”

汪建国点头道:“还可以,就是条件太艰苦了,夏季白天温度高达四十几度,冬天最冷能达到零下三十度,工人们苦不堪言呐。”

“也就是我们华铁,能发挥铁道兵战天斗地的精神。”许建军肯定地说道,“土库二线的贯通可以把运力从600万吨提升至5000万吨,这对‘一带一路’中的畅通新丝绸之路有重要意义。”

汪建国附和着叹气道:“的确值得自豪,只不过……这里一畅通,国兴3号隧道就得封闭了,战友们再也听不到火车的汽笛声了。”

许建军苍老的脸上满目疮痍,那刺到了灵魂深处的触感隐隐作痛,半晌才说道:“是时候看看老战友了。”

“这一次吗?”

汪建国知道那里,那样的痛他不愿意面对,可是如果他们这代人去了,还会有谁记得那尘封在荒漠里的往事呢?

许建军犹豫着,没有下决定,突然之间去国兴3号隧道,这可是个大动作,如果起不到意义,那么只有徒增伤感。

“关于这次杭州地铁项目总部怎么看?”汪建国深知老领导内心的变化,适时机的转移了话题。

许建军没有直接回答,缓了一口气绕了个弯子说道:“北京地铁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我点了徐复文的将,他还真不错,十几年来分给他的项目都搞了下来,咱们华铁的牌子在首都打响了,如今小辈人要上,我看没问题,重点不在工程而在盾构机!”

汪建国笑了,说道:“老排长慧眼如炬,真是什么也瞒不过您的眼睛,老实说盾构机的制造方面我们有信心,问题就在于某些地方领导强烈的依赖进口这种心理。”

许建军没有否定:“是啊,有些人怕担责,怎么保险怎么来,哪怕差一倍价钱也要用进口货,现在奥迪a6不是成了政府的标配嘛,就是这个心态阻碍了我们发展。怎么?你们有新的建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