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德善是那部剧 > 第26章 瓦市(第1页)

第26章 瓦市(第1页)

当初耿师傅无奈之下也是为了感恩姜侍郎救他于危急,为有个靠山和容身之所才自卖其身。

这几年姜员外观他人品可靠,却因人生起落太大而郁郁不得志,活的如一潭死水,才有了这一遭。

如此雪莲的农庄得了名干将,又笼络了人心,虽然是施恩图报,但能让人恢复斗志,大展拳脚,不至于浑浑噩噩过日子,也是做了件善事。

耿师傅拽了耿大郎要给雪莲磕头,周妈妈忙扶着不让拜下并劝道:“耿师傅,这可使不得,姐们年纪小,怎能受你大礼,岂不是折二位小娘子的寿。”

耿师傅一听作罢,却忙带了耿大郎给牛挤奶去,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感激之情。

周妈妈带了姐妹俩坐在院内的石椅前,雪莲看着这小院,方方正正,收拾的很规整。

不多时耿师傅就挤完一桶牛奶,周妈妈忙吩咐跟来的粗使妈妈跟着迎春、雪莲送至马车上,耿师傅父子俩也跟着送到角门外。

雪莲上车前对着耿师傅说道:“耿师傅,西塘的庄园建好前,还请您先在姜府住着,等庄园上建牛棚时,再请您多费心。”

耿师傅仍旧憨厚的笑着点点头,还是耿大郎在旁大声的说道:“听候二娘子吩咐。”

迎春姐妹带了竹心坐了自家马车走在前头,姜府的马车拉了荷心和两个装满珍宝的箱子紧随其后。

一路上可见官道上,牛、马车穿行不止,向西拐进西塘,向东是去北山的窑洞。

南来北往的路人、相邻村子的人,好奇的便开口询问桃花村的村民:“为何如此热闹?”

因着未到对外公布的时机,所以统一口径就是姜家二房要在西塘盖庄园,外人一听是那个出了侍郎的姜家二房要盖庄园,便歇了议论的心思。

待迎春姐妹二人回了家,箱子被搬到堂屋,牛奶桶被送去厨房。

去南山鱼市的姜刘氏也带了6老丈几人满载而归,两车的小海虹,二十多斤干虾皮,二十多斤新鲜的小虾、海兔,五六斤新鲜的大虾,一箩筐新鲜的海鱼,同来的还有雪莲的外祖母。

只因姜刘氏备了礼回了娘家,也将雪莲落水始末挑了能讲的告诉了母亲,这刘薛氏也是极爽利的人,平日里也不得空,儿子、儿媳都在瓦市里从早忙到晚,她既要忙家务,又要看顾三个孙子,一个孙女。

瓦市中,大大小小圈起来的演出舞台叫勾栏。勾栏用栏杆或绳索、幕幛等围成,设有戏台、后台和观众席。

大颂朝瓦市盛行,最繁华的当数东京城街南大瓦,次一等是近北的中瓦,和次里瓦。城内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勾栏里的观众席分为神楼、腰棚,神楼是正对着戏台位置比较高的地方,供奉有梨园神之类的牌位,也设有观众席;腰棚就是围着戏台木制的观众席。

观众席中还有等级,有“金交椅”,还有“青龙头”“白虎头”。

金交椅是留给皇帝坐的,在舞台正中最近处。“左青龙、右白虎”,前者在舞台的左侧下场门附近,后者在舞台右侧的上场门附近,都是最好的位置。

观众席里是没有站席的,每个观众都有座位,座位不编号,先到先坐。

瓦市拥有固定的专业演出队伍,保证了娱乐节目的质量。演出不受时间、天气的限制,早场的节目从五更便开演,晚场一直延续到夜半,这些节目主要包括:曲艺、戏剧、杂技和武术等。

勾栏内艺人众多,节目繁博,使得瓦市勾栏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刺激着艺人个个刻苦学艺,向表演的更高境界展。

这些身怀绝艺,名头甚响的艺人,带来节目也是精彩纷呈。当然,能进入瓦市勾栏进行表演的,也绝非一般艺人有这个资格,追捧他们的大有人在。

艺人中,技高者立足,甚至终身在勾栏表演;技逊者走人,不能再立足于勾栏。

只是清河县城的艺人们自是不能跟京城比,有些还是被京城淘汰的艺人,又叫“路歧人”,因技不如人被逼出京都,加入流浪艺人的行列,从京都到府城,再从府城到县城。

观众的评判与需求是衡量演出质量的杠杆,因此艺人视观众为上帝,演出异常卖力。

正因为观众对瓦市表演的需求,使得周边的买卖盛兴,只要你有手艺,又舍得吃苦,瓦市内经营一个月的收入比农民一年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所得还要多。

又因清河县是海运、河运和6运的交汇处,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到本地经商,刺激着县内经济展,县内房价、物价也逐年上升,最热闹的要数南大瓦,依次是北中瓦、次里瓦、小东西瓦。

而雪莲的舅舅、舅母在清河县城街南瓦市摆摊,勾栏内表演到半夜,他们要到三更才能收摊,挣的就是一份辛苦钱。这些年从走街串巷的摆摊到拥有店铺经营,付出的汗水挥洒如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瓦市里的建筑由官府统一建造,按城区大小设计,沿街商铺面积相同,一色的二楼设计,外店铺里宅院,院内有井,用水方便。

宅院里东面、北面是一溜各三间厢房,东面住人,北面是杂物间、小厨房。

雪莲舅家的店铺选在瓦市外十字路口,南向和西向临街的店铺,共用一个内院,吃食店在南,杂货店在西,出了东后门,是一条建在内城河边的街道。

头几年摆摊属实辛苦,去除摊位费和成本,年底也就富余个几十贯。家人一合计,小本买卖终归不是长久之道,于是便决定买店铺经营。这买店铺的钱,也是亲戚间众筹。

幸好清河县城这三四年间皆是好年景,年底也能剩下五六百贯,外债不仅都还上,且有了余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