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德善是那部剧 > 第46章 寒食节(第1页)

第46章 寒食节(第1页)

两位掌柜听着馋涎欲滴,雪莲便大度的摆摆手说道:“制好后少不了两位掌柜的,不要当眼红的兔子。”两位掌柜听了相视一笑。

于是万二娘开口调侃道:“小东家是不是说奴家是馋獠生涎?”

雪莲忍不住哈哈大笑后说道:“没有那般严重,充其量就是两只小馋猫。”于是几人一同大笑。

两人见雪莲身边都没有丫鬟跟着,心里明了,丫鬟们都在做工,于是想告辞而去。

雪莲忙制止说道:“不急,带你们去化妆品、卫生棉的作坊看看。”

于是雪莲又带着二人避开建房的工人进了右厢房的化妆品作坊,五间房只将最右边的一间房做了隔断,其他四间暂时充作吴氏兄弟的木工间,此时五正在雕刻香皂盒子。

而单独的房间内,陶三娘带了香露、香兰、香娜正在几台蒸馏器和灶台前,像勤劳的小蜜蜂飞来飞去,见雪莲和两位掌柜进来,忙行礼问好。

雪莲说道:“你们忙你们的,无需在意我们。”

雪莲向二人介绍到:“这几台蒸馏器正在蒸馏精油和纯露,灶上制作皂液。”

雪莲说着又将二人引到灶台前,两口锅灶同时开火,陶三娘带着香兰正在浓缩碱液,待要皂化时,就要去外院喊了6大郎前来帮忙。

此时6大郎也不得闲,前院、后院也有不少的活计,还要帮着往厨房里打水。

后罩房里洗漱间的水缸,也要在众丫鬟做工时,由周嬷嬷指引下,打满水。

而6成则跟着罗致远在庄子里管事,为成为雪莲的大管事做准备。

雪莲要重点培养6成一家子,6大郎暂且在家里给雪莲当长随,随叫随到,哪里需要去哪里。

多数时候6大郎需要由6成家的、周嬷嬷、陶三娘陪着进行各项体力工作。

今日6大郎的工作更多,怕他忙不过来,罗致远将陈大、陈小两兄弟调过来帮忙看着工人们不要四处乱窜。

缺东少西,也都归他们负责调配,拿了手牌和提前盖好印鉴支取材料的纸条到西塘领取。

两位女掌柜从心中感受到小东家对自己的信任,这么重要的作坊都让二人进去参观了,使得这两人感动的无以复加。

雪莲接着又带了二人去了西跨院姐妹二人的房内,临时卫生棉作坊,二人随雪莲进了屋后,才现刚才在豆腐坊的众丫鬟基本上都在,连小东家的姐姐也在帮忙。

二人看了流水线上的制作方法,看出了门道,心中更是佩服小东家。

与普通作坊不同的是,并不是每个人将一个产品从头做到尾,而是分工明确,三个人负责裁剪,两人絮棉花,一人负责刷鱼胶,留一个人装包,其余的人负责缝合,并且装包的人,属于机动人员,哪里需要,都可以召唤她。

这样的分工的好处就是每个人在自己负责的区域都是熟练工,如此分配事半功倍。

女掌柜们参观之后得到一个任务,就是将装卫生棉制品的荷包交给二人外包出去。

因为现在家中的人手,实在分不出来额外制作荷包,虽这些丫鬟们有空也能缝制几个,但过于浪费时间。

这荷包又没有技术含量,也不存在独家技艺,让家中的丫鬟节省时间去做更有用的工作,才是正经。

两个掌柜拿了样品后又在雪莲家流连到申时中方离开,路上二人很是感慨了一番,对于往后的光景充满了期待。

待到了初九这日,姜员外启程时,不仅带走松花蛋,还带着香皂、海鲜味精和蚝油,更有许多的菜方子。

而这一日又是“寒食节”,全国放假七天,“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从三月初九到三月十一这三天需禁烟火,只吃冷食。

寒食节这一天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更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许多活动。也因寒食节的活动时间长,被称作“一月节。”

姜员外因着要回临安府城,一大早就拜扫展墓、祭祖,待吃过青精饭后,就带了长随直奔清河县城的外6码头。

县城内、府城内的小商贩们这几日都会转卖寒食食品,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更有各样式的“子推燕”沿街售卖。

雪莲为应付寒食节三日的禁烟火,提前领着全家上下做各种寿司和吃食,有鱼鲊、烤鸡、烤鸭,更是让西塘的灶上卤肉,五头猪、二十几只鸡、鸭,脍制百多条鱼,提前熬了“作麦粥”“卖稠饧”“染青饭”“蒸糯米”,准备过水面条的各样浇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